课件编号6273160

苏教版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课件+学案+练习)9 《吾道一以贯之》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27628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苏教版,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课件27张PPT。儒家之道吾道一以贯之动词,贯穿 名词,穿钱的绳索 动词,贯通 动词,射中 动词,服侍、侍奉 名词,籍贯 量词,古代的铜钱用绳穿一千个为一贯 名词,意义,意思 名词,手指 名词,脚趾 动词,用手指,指点、示意 动词,指向 动词,指斥、指责 动词,竖立 副词,一直 名词作动词,行走 言语浅近,意义却深远的,这是“善言”。 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 谁能够不从房门外出呢? 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 [基础巩固层]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吾道一以贯之      贯:贯穿 B.其恕乎 其:大概 C.言近而指远者 指:意义 D.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 病:担忧 [解析] D项,病:毛病。 [答案] 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善言也 ②何谓也 B.①己所不欲 ②所求于人者重 C.①言近而指远者 ②修其身而天下平 D.①吾道一以贯之 ②君子之言也 [解析] A项,①助词,表判断;②助词,表疑问,呢。B项,①②均为助词,后面加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C项,①转折连词,却;②顺承连词,从而。D项,①为代词,它,指道;②结构助词,的。 [答案] B 3.下列句子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B.孔子辞以疾 C.谁能出不由户 D.吾道一以贯之 [解析] A项为判断句。B、C、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莫由斯道也 A.皆指目陈胜 B.项伯杀人,臣活之 C.生死而肉骨也 D.天下云集而响应 [解析] 例句“道”,名词活用为动词,行走。A项,目: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眼睛看。B项,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C项,肉:名词的使动用法,使……长肉。D项,响:名词作状语,像回声一样。 [答案] A 5.名句填空。 (1)夫子之道,_____。 (2)言近而指远者,_____;_____,善道也。 (3)君子之言也,_____;君子之守,_____。 (4)己所不欲,_____。 [答案] (1)忠恕而已矣 (2)善言也 守约而施博者 (3)不下带而道存焉 修其身而天下平 (4)勿施于人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孟子》中的文字,完成6~8题。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言近而指远者    近:_____ (2)守约而施博者 施:_____ (3)不下带而道存焉 带:_____ (4)修其身而天下平 修:_____ [答案] (1)近:浅近。(2)施:施恩。(3)带:束腰之带。(4)修:修养。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 译文:_____ (2)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译文:_____ [答案] (1)君子的言语,讲的都是常见的事情,可是“道”就在其中。 (2)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身开始,(然后去影响别人)从而使天下太平。 8.从选段中可以看出孟子所提倡的君子修身之道是什么?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答案] 君子的修身之道是减少欲望,严于律己,确保修养目的的纯正性。 [语言表达层] 9.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从不同角度揭示其寓意。 如此关照 _____ _____ _____ [解析] 题干中“从不同角度揭示其寓意”,即从漫画中不同人物的角度来分析感悟。画中有官员模样的人、过路的人、岸上的老人和水中的老人。从这四类人物的角度来分析他们各自的心态即可。 [答案] (1)相关部门:不作为(水塘边未有警示牌,没有护栏等);(2)官员:虚伪冷漠(出事后假作姿态而没有具体措施);(3)路人:袖手旁观,冷漠(抱着手的路人);(4)老人:弱势群体的相互关爱,人性温暖。 10.以孟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