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79871

1.《春》学案及答案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6次 大小:23985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学案,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春 第一课时 一、基础达标 1.作者 《春》作者 ,原名 ,号 ,后改名自清,字 。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 。主要诗集《 》,散文集《 》,散文代表作《 》《 》等。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 ) 黄晕( ) 蓑衣( ) 应和( ) 斗笠( ) 朗润( ) 嘹亮( ) 宛转( ) 涨起( ) 3.解释下列词语 (1)卖弄: (2)呼朋引伴: (3)应和: (4)花枝招展: (5)酝酿: 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二、整体感知 5.课文写春天可以按 春 、_____ 春、 春分成三部分。(每空填一字即可) 6.第一部分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7.第二部分作者主要描绘了 图、 图、 图、 图、 图、 图画。 8.课文最后三段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9.补充完成文章结构图 三、拓展延伸 10.古人写过不少咏春的诗句,请你从自己积累的诗句中写出两句来。 ?1.春 第一课时 一、基础达标 1.作者 《春》作者 ,原名 ,号 ,后改名自清,字 。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 。主要诗集《 》,散文集《 》,散文代表作《 》《 》等。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 ) 黄晕( ) 蓑衣( ) 应和( ) 斗笠( ) 朗润( ) 嘹亮( ) 宛转( ) 涨起( ) 3.解释下列词语 (1)卖弄: (2)呼朋引伴: (3)应和: (4)花枝招展: (5)酝酿: (6)婉转 : 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二、整体感知 5.课文写春天可以按 春 、_____ 春、 春分成三部分。(每空填一字即可) 6.第一部分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7.第二部分作者主要描绘了 图、 图、 图、 图、 图、 图画。 8.课文最后三段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9.补充完成文章结构图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从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闹 飞)着。 (2)小草儿也青得___(刺 逼)你的眼。 (3)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衬托 烘托)出一片____(安静 寂静)而和平的夜。 2.下面一段话的顺序已被打乱,顺序还原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②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③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二、研读赏析 3.春草图中作者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 4.在写春花图时作者从高低结合、虚实结合、色味结合等这几方面全方位的介绍了春花,你能找出相关的句子来吗? 高低结合: 虚实结合: 色味结合: 5.课文作者描画春风图主要是从人的感官入手来写的,分别是从___ __觉、_____觉、_____觉三个角度来写春风的。第一个角度突出了春风的 特点。 6.作者抓住了春雨的什么特点来写? 7.品析句子 ⑴“‘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中的“杨柳风”指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⑵“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表现了春雨的哪些特点? ⑶“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句子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三、拓展延伸 8.古人写过不少咏春的诗句,请你从自己积累的诗句中写出两句来。 9.《二十四节气歌》中“春雨惊春清谷天”一句点出了春天的六个节气,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节气,说说它的含义,并写出你知道的有关这个节气的谚语。 2.济南的冬天 第一课时 一、基础达标 1.填空 (1)济南的冬天作者 ,原名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