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280658

2019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日期:2025-09-1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19次 大小:5816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19年,教科,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 cover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第二课:《天气日历》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    第三课:《温度与气温》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 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第四课:《风向和风速》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测量风速的仪器叫风速仪。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我们也可以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风)、1级(微风)、2级(大风)。 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共6个等级。    第六课:《云的观测》 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天。 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层云是指靠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云; 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 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我们还可以借助动物、植物推测天气。 小学科学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如:食盐),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如:沙、面粉)。   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不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滤时,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的内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高锰酸钾是一种紫色的、颗粒状、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用。 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有些液体相互之间也可以溶解。如:胶水、醋、酒精能溶解在水中。 胶水放入水中,一开始沉入水底,经过充分搅拌,会均匀分布。醋放入水中后快速扩散,并均匀分布。酒精放入水中先在上层扩散,再慢慢向下扩散,最后均匀分布。 食用油放在水中,会浮于水面,充分振荡后还是浮在水面。(不能溶解于水。但可以溶解在洗洁精中) 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食盐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一些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水中的动植物就是靠溶解于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第五课:《溶解的快与慢》   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水温的高低、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水果糖在水中加速溶解的方法有:弄碎、加热水、搅拌等。 第六课:《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在一定的水量中,物质溶解是有限度的。 常温下,100毫升水里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第七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出来。加热可以使食盐水蒸发更快。 加热蒸发实验要用到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