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88430

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4-05-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558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高一,学期
  • cover
太原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三教融合,滥觞汉魏南北朝,发展于隋唐,成热于宋代,至明代达到高峰。中国历史上,三教之间一直有争论,一直有融合。在争论中融合,在融合中争论。本文采取三教融合的表述,而不采用“三教合一"的表述,是因为三教一直在融合中保持着个性,三教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真正地“合一”。如果三教真正地“合一",就不可能各美其美,而成了儒非儒,佛非佛,道非道。三教在斗争和融合中始终保持着个性和特质,在融合中保持着张力,在不失各自特性的同时又能吸纳对方的长处,在各美其美的同时又能美美与共,这才是三教融合的妙谛。 佛教和儒道教在各自发展传播的过程中,都努力汲取对方的精华,融合互生。这种融合有三个维度:一是社会伦理方面的融合,二是学术观念上的融合,三是宗教实践上的融合。佛教与儒教在社会伦理上的融合,表现为佛教吸纳儒教观念,消弥了“不孝”“不忠”的责难,而主张佛门的忠孝;佛教与儒道教在学术理论上的融合,表现为三教都充分认识到心性的作用,强调三教同源于一心、初心、善心;佛教与儒道教在宗教实践上的融合,表现为三教都导人向善,主张普度众生、仁者爱人、仙道贵生。 在佛教与儒道的融合过程,三教同源的观念一直存在,这就在源头上为三教的融合找到了理论基础。三教圣人都一致指出,三教的源头,就是心性的源头。明朝吏部尚书陆光祖向王龙溪问三家之学时,龙溪回答他说,佛氏重“明心见性”,道家重“修心炼性”,儒家则重“存心性”三教工夫皆用于“心”。 只是因为情境的差异,导致“心”发挥了三种不同的功能。 蕅益智旭进一步指出,三教之“道”之所以相同,是由于三教之“心”相同:“自心者,三教之源,三教皆从此心施设。苟无自心,三教俱无;苟昧自心,三教俱昧。” 而此“心” 非他,乃是仁民爱物之心:“ 三教深浅,未暇辨也,而仁民爱物之心则同。”在具体运用层面,儒家以此心来“保民”,佛家以此心来“度生”,道家以此心来“爱物”。 佛教和道教、儒教长期共存,互相影响,造就了中国文化的瑰美景现。这在观音形象的演变、大足石刻的雕像中表现得尤为特出。观音菩萨既是佛教的菩萨,也是道教的神仙慈航真人,又是儒家的孝顺女儿;大足石刻既有缤纷多彩的佛菩萨造像,也有佛教与儒家融合的孝道的造像,有儒家的石经、道教的诸神,还有将三身佛、孔子、老子堂而皇之供列在一起的佛龛,以艺术形式生动地展现了三教融合的思潮。 (选自吴言生《佛教与中国文化的美美与共》,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采用“三教融合”的表述符合三教一直在融合中保持着各自个性的事实。 B. 三教同源的观念是三教能够融合的理论基础,这“源”就是心性的源头。 C. 三教在社会伦理、学术理论和宗教实践方面的主张是一致的,都导人向善。 D. 三教同有“仁民爱物之心”,只是在具体运用层面上表现为不同的侧重面。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段以三教合一若能成立就不可能各关其美的推断来证明“融合”一词表述的准确。 B. 第三段引用两位古人的言论是为了说明三教圣人都认为三教同源,工夫皆用于心。 C. 尾段运用例证法,以观音形象的演变和大足石刻雕像说明三教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D. 文章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中与道教、儒教的融合来说明佛教与中国文化的美美与共。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三教之间只有各美其美同时又能美美与共,才能避免彼此争论、斗争,走向融合。 B. 佛教早期曾给人留下“不忠”“不孝”的责难,吸纳儒教观念后这种状况得到改变。 C. 佛教吸纳儒教观点才被儒教文化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