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299225

13《探访古代文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8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100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探访古代文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cover
《道德与法治》第九册第四单元《探访古代文明》 ———《早起文明发祥地》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部编版五上第四单元第十三课第二课时) 学校 班级 执教者 课题 教时 1 日期 教学目标: 1.行为习惯:养成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学习历史的习惯;了解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依存关系,能够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2.知识技能:了解四大早期文明区域地理位置的共同点及其原因; 3.过程方法:结合“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图,学习四大早期文明区域地理位置的共同点及其原因;结合相关图片、文字资料,能够描述上述大河流域人们的生活。 4.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不同的早期区域文明,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激发对古代璀璨文明的敬仰之情;理解自然环境对文明起源所起的作用,提升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自然环境对文明起源所起的作用,提升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知晓文字的诞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布置探究任务。 2.学生准备: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对应四大文明古国,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并选择“住、食、用”等方面其中一点或几点,准备3~5分钟课堂介绍。(书P109活动园) 教 学 过 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行为习惯:养成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学习历史的习惯;了解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依存关系,能够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2.知识技能:了解四大早期文明区域地理位置的共同点及其原因; 3.过程方法:结合“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图,学习四大早期文明区域地理位置的共同点及其原因;结合相关图片、文字资料,能够描述上述大河流域人们的生活;知晓文字的诞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4.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不同的早期区域文明,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激发对古代璀璨文明的敬仰之情;理解自然环境对文明起源所起的作用,提升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自然环境对文明起源所起的作用,提升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知晓文字的诞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引入 1.播放课件:远古时期青铜器,陶罐,万里长城,金字塔,空中花园,泰姬陵等图片。 无数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这些光辉璀璨的文明,为人类的文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区历史文明的产生有早有晚,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人们把最先产生科学文化的国家称为文明古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学生观看 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历史物品和建筑等,利用精美的器物和宏伟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先民优秀手工制作技术和建筑技术的钦佩之情。 活动一: 早期人类文明与自然 课件展示大“河流域文明发源地”地图,书本P108页。 通过观察地图上的相关信息,你们有什么发现?结合P110页活动园上面的三段文字,四人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的发现汇总起来。 教师汇总发言内容并进行补充。 小组讨论 代表总结发言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四年级对地图的学习,对地图经纬度、气候带、地势等信息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实际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们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重点让学生体会早期人们因地制宜,努力适应、利用并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了解人与自然相处的模式,感受到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激发内心保护自然的意识。 活动二: 中华文明发祥地 黄河和长江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母亲河”,文明的祖先在河边居住,必定离不开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必须。那他们究竟是如何生活的呢?课前我们布置了探究任务,下面按小组派代表上台为全班同学进行介绍。 小组上台交流课前探究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根据要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