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城市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产 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 、文化中心。 城市的特点: (1)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 (2)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 (3)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城市的分类: (1)按照城市的行政级别: 直辖市、地级市和县级市。 (2)按照城市职能: 全国性中心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 (3)按照城市人口规模: 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 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1000万; 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500万; 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100万; 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 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旅游城市、边境口岸城市 一、城市概况 二、城市区位分析 区位的概念: 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 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 城市区位: 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 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 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城市特点?为什么? 特点:东多西少,平原多山区少,大部分城市集中分布于第三级阶梯上。 原因:①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②平原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和城市发育最理想的地区。 (一)自然区位因素 地形 1、加强对内陆的控制;2、考虑国家安全; 3、减缓沿海城市人口剧增的压力; 4、巴西高原夏季凉爽,冬季温和,适宜居住。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2009年上学期 制作:10 西安 太原 汾河 渭河 高原、山区的 城市多分布在河谷 结论:世界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 干旱、高寒、湿热地区,城市分布少。 从空间分布来看世界哪里城市多?为什么? 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60°N以南的欧洲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及中国东部沿海及平原地区。 气候 为什么滨海地区、平原地区、低海拔地区城市较多? ①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和城市发育最理想的地区。②海拔高的山区,不适宜城市发展,所以城市一般沿河谷或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水源(河流) 河流交汇处、河口多形成大城市 河流的入海口处易形成大的城市。例如:中国的天津(海河)、广州、上海及德国的汉堡(易北河),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拉普拉塔河)。 过河点位置易形成大的城市。 过河点:陆路交通线穿过河流需要造桥或建码头的地点 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易形成大的城市。 2009年上学期 制作:10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例:海口市形成的自然地理区位有哪些? 1、地处海南岛北部,北濒琼州海峡;2、气候温和湿润;3、位于河口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4、位于河口三角洲,河流提供充足的水源,且水陆交通便利。 (一)自然区位因素: 平原:城市发育最理想的地区 高原:热带热带地区城市的优良场所 山区:沿河谷分布。例:汾河谷地(太原),渭河谷地(西安) 1、地形 世界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降水适中的 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 3、水源 (河流) :河流交汇处及入海口、河运起点及终点、过河点、沙漠中的绿洲等 2、气候: 自然区位因素是城市形成的基础因素 攀枝花 (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 1.资源:城市多分布在矿产资源丰富区 (2)石油—阿伯丁(英),大庆、玉门、东营、克拉玛依等。 (3)铁矿—鞍山、包头、攀枝花等。(4)金矿—约翰内斯堡等。 (5)木材—伊春等。(6)旅游资源—黄山、张家界、桂林等。 (1)煤炭—伯明翰、曼彻斯特(英),匹兹堡(美),大同、鹤岗、抚顺、开滦等。 192.交通:城市沿海、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分布 如现代交通枢纽形成的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