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声音的强弱 粤教粤科版 四年级上 课前问答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听到的声音很大,有时候却很小,这说明什么原因?这说明声音是有强弱之分的。那么声音的强弱又与什么有关呢?新知导入1:你观察到了什么?我看到小男孩在敲击鼓,而且鼓面上的豆子在跳动。2 :豆子为什么会跳起来呢?因为敲击鼓的时候,鼓面在振动,从而豆子就跳起来了。3 :如果轻轻地敲打鼓面,豆子还会跳起来吗?也会跳动,但可能不会很明显。新知讲解用不同的力度敲打鼓面,观察鼓面上豆子跳动的高度。新知讲解记录实验现象:新知讲解鼓面声音豆子跳得高豆子跳得低振动幅度大振动幅度小强弱我的发现:新知讲解物体产生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分别用不同力度敲击音叉和三角铁,判断声音的强弱。不用耳朵听,能不能判断物体产生声音的强弱呢?新知讲解实验步骤:1、用将音叉放入装有水的水盆中,然后用大力敲击音叉,观察溅起的水花的大小。 2、同样方法,换成小力敲击音叉,观察溅起水花的大小。 3、多重复几次,记录实验现象。 4、先捂住耳朵,然后用手触摸三角铁,另一同学用大力敲击三角铁,感受三角铁的振动幅度大小。 5、用同样的方法,用小力敲击三角铁,感受三角铁的振动幅度大小。 6、多重复几次,记录实验现象。 新知讲解 音叉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三角铁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得出结论:物体产生声音的强弱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重复刚才的实验操作,用耳朵听一听声音的强弱,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课堂练习简答题。1、物体产生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物体产生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2、在敲打音叉和三角铁时,我们通过什么现象来对声音的强弱做出判断? 用耳朵听时,声音大的就声音很强,声音小的就声音很弱;在用眼镜观察和用手触摸时,振幅大的声音强,振幅小的声音就弱。拓展提高分贝 计量声音强弱时常用分贝作为单位。正常交谈的声音在40~ 60分贝,汽车行驶时的声音约85分贝,飞机起飞时的声音达130分贝。分贝计课堂总结 物体的振动幅度大,产生的声音强;物体的振动幅度小,产生的声音弱。 板书设计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大振动幅度小声音强声音弱作业布置 用同样大的力分别敲击相同材料,但要用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物体,你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差别? 记录下实验现象。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全国最大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8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声音的强弱 单元 3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 学习 目标 科学知识 认识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科学探究 知道物体能够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通过观察,发现振动幅度和声音强弱的联系。 科学态度 善于观察,养成将事物的特点与其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能够通过实验验证猜测,获得证据,得出结论。 重点 使学生知道物体振动幅度在,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难点 要求学生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能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前问答。 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听到的声音很大,有时候却很小,这说明什么原因? (这说明声音是有强弱之分的。)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