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1239

【名师工作室@幽兰专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三框《防患于未然》课件教案及同步练习

日期:2024-06-2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380791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同步,教案,课件,防患于未然,第三,第七
    (课件网)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防 患 于 未 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学会依靠社会、学校、家庭的帮助,矫正不良行为 3、知识目标: 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知道犯罪的危害和后果,加强防患于未然的意识 1、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是怎样的? 2、违法犯罪的危害是什么?对违法犯罪应持什么态度? 3、我国法律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的有关规定 4、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5、不良行为有哪些?严重不良行为有哪些? 5、矫治不良行为的方法 阅读:教材第97页陈某的案例 思考:①陈某由违纪再走向违法,最后滑向犯罪深渊的原因是什么 ———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为获得某种满足;对自己要求不严;…… 一、认清犯罪危害 结合王某的经历,说说违纪、违法和犯罪这三者之间有何联系 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对自己要求不严格,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就难免会违纪,发展下去可能违法,甚至于犯罪。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增强法纪观念,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严格要求自己。 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密切的关系 违纪 违法 犯罪 1、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P97 ①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②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沼。 ③遵守法律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小迪的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有些什么危害。 成员 产 生 的 危 害 自己 他人 家庭 社会 坐牢、自毁前程 侵占他人财物、造成他人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 妈妈精神失常、爸爸出车祸、姥姥死亡 影响社会安定 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为打牌时与同学发生矛盾,遂陆续杀死四名同学。给社会造成了重大危害,也给自己、家人带来了恶果。 犯罪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对自己、他人、社会有百害而无一利! 悔 恨 的 泪 伤心的父母 受害者家属 1、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 密切的关系。 2、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 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3、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 在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认清犯罪危害 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思 考 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因为,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岁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岁未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投毒罪、爆炸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目的:是为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意义:本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 本法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父母、其他监护人、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的哪些不良行为? 二、加强自我防范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公共财物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 的音响制品、读物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 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 业性舞厅等场所 9、其他严重危害社会公德 的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严重不良行为 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2、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 索要他人财物; 4、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5、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