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12946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教案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45384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教案
    课件36张PPT。 语文部编版 高中年级 必修一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新知导入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该对联写的是谁? 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辛弃疾 辛词的豪放风格,与东坡齐名; 对南宋朝廷的一片忠诚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词风格特征,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诗词,把握诗词内容。 3.赏析诗词的用典、借古讽今手法,体会词人收复中原的热情期望和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诗词语言,体会词人激愤、沉郁的豪放词风。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掌握诗词的用典、借古讽今手法,理解意图。 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怀古词的特征,比较阅读,体会写法和风格的异同。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词人在词中表现出来的忧国之思和老当益壮的战斗之志。? 作家作品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作品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作家作品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写作背景 宋高宗绍兴31年(1161 )参加狄京抗金队伍,为掌书记。次年南下。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孝宗淳熙8年罢官 (1181年)。宁宗嘉泰3年(1203年)又被起用,次年任镇江知府。镇江濒临抗敌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为北伐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不同意执政的韩侂胄意欲以北伐巩固自己地位而立即北伐的主张,韩不听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从某种意义上说,等于是给韩侂胄的一封谏书。朗读诗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 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 矣,尚能饭否?初读诗歌 请大家自由朗读诗词,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用自己的话概括。 这首词给人一种豪放之感,引用了很多典故,又能感受到词人的悲愤之情。诗歌大意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诗歌大意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地区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祗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整体感知 “永遇乐” ,词牌,“京口北固亭怀古”,题目。古迹———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