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19138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同步练习(含溶解度曲线)(3课时)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2894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6节,质的,分离,同步,练习,溶解度
    第6节 物质的分离(第1课时) A组 基础训练 1. 在较高温度下,某溶液所含的硝酸钾和氯化钠都已接近饱和,当其冷却至室温时,析出的晶体经检验几乎不含氯化钠,这是因为( ) A. 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小 B. 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大 C.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 D. 氯化钠的溶解度在室温下更大 2. 把8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溶剂质量不变 B. 溶解度减小 C.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 有硝酸钠晶体析出 3. 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A. 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 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 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D. 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4. 室温下,一杯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晶体析出,这是因为( ) A. 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B.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 溶剂质量减小 D. 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5. 把6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冷却到室温,下列各组叙述错误的是( ) ①溶质质量不变 ②溶剂质量不变 ③室温时,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④有一些硝酸钾晶体析出 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A. ①⑤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③④ 6. 可用结晶方法分离的混合物是( ) A. 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相混合 B. 液体与固体混合物 C. 两种物质,一种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另一种随温度变化不大 D. 在同种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可溶性物质相混合 7. 如图是氯化钠、氯化铵和碳酸氢钠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氯化钠和氯化铵是易溶物质,碳酸氢钠是可溶物质 ②在20℃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氯化铵>氯化钠>碳酸氢钠 ③在30℃时,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各20g分别溶于50g水,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④利用结晶法从氯化钠、氯化铵混合物中分离出氯化铵的最佳温度在10℃以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 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若把质量分数为32%的该溶液由50℃逐渐冷却,则开始有晶体析出的温度范围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克 13.3 20.9 31.6 45.8 63.9 A. 0~10℃ B. 10~20℃ C. 20~30℃ D. 30~40℃ 9. 如图是固体A、B的溶解度曲线。 (1)要从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A,常用_____的方法。 (2)要从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B,常用_____的方法。 (3)现有一包由A和B混合而成的固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可以采用_____法提纯A。 10. 根据图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和纯碱晶体均属于_____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 (2)我国某些盐湖里出产天然碱(主要成分为纯碱晶体,并含少量氯化钠等杂质)。在实验室里从天然碱中分离出较纯的纯碱晶体,应采用_____的方法(杂质仅考虑氯化钠)。 (3)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为:①加热溶解,②_____,③_____,④洗涤晾干。 (4)完成①~③必备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附铁圈、石棉网等)、烧杯、玻璃棒和_____、 _____等。 B组 自主提高 11. 如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49.6 A. 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 B. 20℃时,将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C.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 D. 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两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 12.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随温度升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