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33403

粤教版语文必修4(课件+教案+练习)第4单元 15 《劝学》(节选)

日期:2024-05-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37319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劝学,单元,练习,教版,教案,课件
    15 劝学(节选) 一、读准字音 中绳(zhònɡ)   (róu)   参省(xǐnɡ) 跬步(kuǐ) 跂(qì) 槁暴(ɡǎo)(pù) 驽马(nú) 舆(yú) 骐骥(qí)(jì) 蛇鳝(shàn) 螯(áo) 锲而不舍(qiè) 二、辨识通假 (1)以为轮(“”通“煣”,用火烤来使木材弯曲) (2)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本性。这里指天生的资质) 三、一词多义 (1)绝 (2)强 (3)假 (4)而 (5)之 四、词类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4)以为轮(动词的使动用法)用火烤来使木材弯曲 (5)其曲中规(形容词用作名词)弯曲的弧度 (6)积善成德(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行 (7)用心一也(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五、古今异义 (1)木直中绳,以为轮 古义:把……制成。 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博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贬义词)。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藏身。 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六、文言句式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句) 译文: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比蓼蓝的颜色更深。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判断句) 译文: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由于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判断句) 译文:君子的天赋并没有特异之处,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句) 译文:冰是水所凝冻成的,却比水更寒冷。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 (6)木直中绳,以为轮。(省略句) 译文:木材直得合乎墨绳,用火烤把(它)做成车轮。                                 [资料链接] 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称他“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曾任齐国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令。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先秦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提出“性恶论”、“天行有常”和“人定胜天”的朴素唯物论,影响深远。 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用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荀子五十岁游齐,曾经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祭酒是学宫的最高长官。三次担任祭酒可见其主持稷下学宫时间之长。稷下学宫是齐国专设的求学讲学的机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学生来自四面八方,要求学生受业求学是祭酒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荀子写下了著名的传世之作《劝学篇》。 [文本鉴赏] 本文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 [答案] (1)改变自己 (2)学习的作用 (3)学习的方法、态度 [文本深读] 一、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第1自然段的几个比喻与“劝学”有什么关系? _____ _____ _____ [答案] 第1自然段主要通过五个比喻来论证观点。“青青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在外力的影响下可以超过原来的自己;木“以为轮”而“不复挺”,说明客观事物经过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