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35123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综合练习卷(含解析)

日期:2024-05-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5043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二,封建,解析,练习,综合,发展
  • cover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一、选择题 1.下图是魏晋南北朝政权变迁简易示意图。按照时间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 丙 乙 丁 B.乙 甲 丙 丁 C.甲 乙 丁 丙 D.甲 乙 丙 丁 答案 C 2.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兴建洛阳城、暴君。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晋惠帝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通大运河、兴建洛阳城”的皇帝是隋炀帝,而其暴政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故C项正确。 答案 C 3.明朝人李贽评论说:“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谀之王,未必转谏为谀也。”李贽的评论(  ) A.揭示了君主专制下的君臣关系 B.批评了太宗用人政策 C.揭示了魏征的人格弱点 D.歌颂了太宗的英明 答案 A 4.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这则材料表明(  )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矛盾 答案 B 5.东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子,巨谓妻曰:“贫乏不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何不)埋此子。”郭巨因此被举荐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制度是(  ) A.刺史制度 B.科举制 C.编户制 D.察举制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孝廉”即可判断这是汉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 答案 D 6.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浮海至夷洲,这是文献中有关大陆与台湾交通的最早记录。这一年应处于(  ) A.公元2世纪前期 B.公元2世纪后期 C.公元3世纪前期 D.公元3世纪后期 解析 公元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方法,以传说中的耶稣生年为公元元年。以元年为界,向前推算,称为公元前××年;向后推算,称为公元××年。每十年为一个“年代”,每一百年为一个“世纪”。题干中“公元230年”即公元3世纪30年代,应是处于公元3世纪的前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答案 C 7.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北方统一 B.民族融合 C.中外交流 D.文化昌盛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民族融合的表现。由题干图片“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历史现象,故选B。 答案 B 8.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开放的社会 D.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局面、东晋十六国等政权分立。与此同时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东晋十六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内迁使得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加强。故此目录的标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故选B。 答案 B 9.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这表明察举制(  ) A.促进了汉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B.有助于贵族政治的迅速瓦解 C.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的兴起 D.有利于扩大汉朝的统治基础 解析 根据材料“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有利于扩大官员选拔范围,扩大统治基础,故D项正确。 答案 D 10.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答案 D 11.隋唐三省六部制示意图中,→表示上下隶属关系,?表示政令下达程序。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 B 12.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检索了一下关键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