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36370

2019秋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课件:《夜归鹿门歌》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岳阳楼》 《菩萨蛮》(其二)(共26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12041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9,梦游天姥吟留别,26张,其二,菩萨蛮,登岳阳楼
  • cover
(课件网) 夜归鹿门歌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岳阳楼 菩萨蛮(其二) 物换星移,世事变迁。历史一去不复返,时间在销蚀着一切,不变的只有华美的诗句。捧一部诗集,在书香之中,倾听那自远古而来却依然清晰的声音,让心也随同它飞越大川深谷。我们可以看到诗词在夜归鹿门的清闲淡素中停留,在雄奇瑰丽的天姥山掠过,在岳阳楼上的家国之叹中徘徊,在景色迷人的江南漫步……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1.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他的诗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在山水田园景色的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 《夜归鹿门歌》作于诗人孟浩然40岁赴长安求仕不遂,漫游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隐居,绝意仕途之时。鹿门即鹿门山,在今湖北襄阳东南,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2.《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名《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作于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即李白离开长安的第二年。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奉召来到京城长安。他本以为此行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很不如意,唐玄宗只是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他。加以受到权贵的排挤,他在长安不到两年就被赐金放还。政治上的失意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3.岳阳楼,即湖南岳阳市古城西门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下瞰洞庭,视野广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任职岳阳,常与才士登楼赋诗,遂使之声名骤增,成为天下文化名楼。 《登岳阳楼》这首五言律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蕴含着浩然胸怀和沉重痛苦的名篇。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4.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花间派”代表词人。其词风格清丽,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著有《浣花集》。 《菩萨蛮》共有五首,此为第二首,作于词人早年因战乱流落江南之时。全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抒发了词人漂泊难归的愁苦之感。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1.注字音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2.解词义 3.解多义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4.辨活用 5.积名句 (1)(2016·山东高考)杜甫《登岳阳楼》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 (2)(2015·湖北高考)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 (4)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7)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其二)》〕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1.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译文: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经昏暗,渔梁渡口的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 点评:“渔梁”是地名。诗人从岘山南园渡汉江往鹿门,途经沔水口,可以望见渔梁渡头。这两句写傍晚江行的所见所闻,听见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场景。这悠然的钟声和嘈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