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干旱、半干旱、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土地严重退化过程和现象。其类型按成因分主要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冰蚀荒漠化、盐渍荒漠化等。风蚀荒漠化是最主要的类型。4.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 治的地理背景范围:西北内陆,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分地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位置:长 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 祁连山和长城以北一、西北地区突出的地理特征是什么? 为什么?干旱西北地区内部 的地域差异:东西降水400mm50mm植被200mm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从沿海到内陆 的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性)荒漠类型原生荒漠次生荒漠自然过程形成的人类活动造成的成因改造和利用难度大相对容易分布塔克拉玛干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科尔沁沙地(贺兰山)二、荒漠化的发展1.发展历史塔里木盆地沙漠 边缘(图)内蒙古南部农牧 过渡地带(图)草原牧区和旱农 地区 (图)盲目垦耕、战争、 瘟疫等大规模移民开垦人口压力、管理 失误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柴水资源利用不当基本建设破坏植被、污染水源、弃土弃渣等 斑点状、片状 斑点状的荒漠化圈(图) 点状、线状 科尔沁沙地、内蒙古后山区 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 塔里木盆地边缘,河西走廊等 塔里木河下游、石羊河下游 东胜煤田、准格尔煤田 2、空间分布 (1)世界上的荒漠带包括 和 两种。(2)图中A荒漠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这种地域分布规律 是以 为基础的。(3)图中B荒漠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4)图中C地区为什么没有形成荒漠? 。(5)图中F处形成荒漠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活动:教材39页。? 西北地区面积大,资源多,但人口少,如何正确认识西北地区地大物博和人口稀疏这一矛盾。能否采取措施向本地区转移人口,以缓解我国东部人口对耕地和资源的学生压力,为什么? 西北地区地广人稀,但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生产力不很高,且按可利用土地计的人口密度并不小,如向本区转移人口,则会进一步加大人口压力,加重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世界防治 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绿洲如何形成?绿洲为什么消亡?中国有哪些重要的地理界线经过长城?图中的农牧过渡带向什么方向推移了?为什么?这种变化给这一地区带来怎样的影响?图中荒漠化土地是何时出现的?图中反映出荒漠化土地增加的原因是什么?斑点状荒漠化圈是如何形成的?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