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34285

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上学期]

日期:2025-04-2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24407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荒漠化,成因,防治,学期
  • cover
课件17张PPT。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的概念: 二、 荒漠化的成因: 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土地退化的现象。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干旱少雨,大风天气多而集中4.2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思考:1、 导致荒漠化的这些人为因素产生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2、从形成荒漠化的原因出发,请你提出一些 治理措施?(人口增长)考纲要求: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主要措施:?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合理利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控制人口增长气候干旱少雨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农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原因:二、荒漠化的防治荒漠化防治的核心荒漠化的整治模式:主要原则:———人与自然的协调(1)采取因地制宜的治理措施 (2)有明确的整治目标 (3)建立健全和完善治理实施系统思考?如何解决贫困与荒漠化相伴的恶性循环?预防重于治理,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治沙是科学问题) 以消除贫困为核心,重视地方参与(治沙是社会问题)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5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6、图7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 分析图5、图6、图7,回答下列问题(2006年高考文综第36题)(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 盆地、 盆地。 (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 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 高原和 平原。 (3)说明图5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 塔里木 柴达木 准噶尔 黄土华北干旱、半干旱(缺水),沙漠广布,植被稀疏(4)指出图6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2、3、4、5月)。(地表)增温快、(地表)表土疏松(和植被稀疏),降水少,大风天气较多再见请大家推测,如果不加治理,任由其发展,这些荒漠化程度不同的呈分散状态的土地将会怎样变化?各自退化,荒漠化程度加重,并逐渐扩大,最终连在一起。 从1962年到1988年,该地荒漠化土地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 近几十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例如,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以每年5—100米的速度扩展。在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由于人口增加和农业灌溉用水增大,人们通过打机井抽取地下水、引河水灌溉等方式,以保证生产和生活用水。过度取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大面积的胡杨林枯死在干涸的土地上。干枯的胡杨树 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县境内。人们为了保护包兰铁路不受腾格里沙漠的侵袭,在沿线的流动沙丘上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沙障。 这种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人们将水分条件较好,并有一定植物生长的沙漠圈围起来,实行封沙育草促使植物天然更新;或者选育梭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进行人工补种。实践证明,这是改造利用沙漠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科尔沁草原,沙丘普遍有历史时期形成的三层土壤。这表明科尔沁草原曾有三次沙地固定时期。据文献记载,公元9世纪契丹族在这里建立政权后,掳掠汉民和渤海国民前来垦殖,造成土地荒漠化。随着契丹族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这里的土地利用方式恢复为牧业,土地荒漠化有所逆转。清朝时期,大量关内农民涌入科尔沁草原开荒,使荒漠化土地面积再度扩大。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工作有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