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43082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不进位加法 冀教版

日期:2024-06-2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111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进位
  • cover
《10加几和十几加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0加几和十几加几是冀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加法、认识了11--20各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10加几,十几加几,9、8、7、6加几,连加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10加几和十几加几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教材首先设计学生摆小棒的活动,学习10加几;接着呈现了钟表花皮球图和一共有多少个花皮球的问题,让学生根据皮图和问题列出加法算式并试算。然后通过交流个性化的计算方法,理解个与个先相加再与10相加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10以内加法计算、以及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是学习这节课的基础。掌握10加几和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也是学好进位加法的保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10加几、十几加向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 经历动手操作、自主尝试学习加几和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再通过合作交流,促进算法的优化,以练习促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积极参与操作活动,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10加几、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学会十几加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法、学法:动手操作、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9根小棒 教师准备蘑菇图、皮球图 设计理念: 1.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支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按要求摆小棒,以游戏的形式复习了20以内数的组成,既是新旧知识的过渡,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学习10加几。自主摆小棒。先摆出一捆,再摆几根。每人摆的结果可能不同,说说是怎样摆的,摆了几根。然后提出挑战性问题:你能根据小棒的根数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吗。让学生自主写算式并计算10加几,从而掌握10加几的计算方法。 2、学习十几加几。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情景图。说说盒子里有几个皮球,盒外有多少个皮球。再提出问题,让学生试算,鼓励学生用自已喜欢的方法计算,放手让学生自学,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操作、交流、汇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在学生自主比较的基础上,感觉到几加几再加十的方法简便。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主要以教材中的练习题为主,设计多种练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让学生谈收获,讲感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先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生:好) 1、摆出13根小棒。 师:请摆出13根。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观察。 师:(指摆得最快的学生)老师发现,你是第一个摆完的,请你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生:我先摆了1捆,又摆了3根) 师:你不但摆得快,而且说得清楚,请坐。还有谁是这样摆的请举手。 师:看着摆好的小棒,你能说说13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吗? (生:13里面有1个十,3个一。) 2、摆11根。 师:我们再来做一次。 师说要求,生动手摆。 师:先摆1捆,再摆1根。一起说,一共摆了多少根? (生:11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