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44287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单元梳理( 课件、素材)(共12张PPT)

日期:2024-05-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156949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八,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梳理,课件,素材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单元梳理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单元梳理。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对本单元内容作一个简单的梳理。   一、单元课程结构   1.单元地位   本单元为《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也是本书最后一个单元。前七个单元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中国近代史中最基本、最典型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叙述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传授基础的历史知识。而第八单元跳脱具体时间限制,涉及1840年至1949年整个中国近代史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无论是经济、社会生活还是文化教育事业产生的变化、变化原因、特点,都与前七个单元的具体的历史事件息息相关,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   2.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主题是“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从历史认知的角度而言,“近代”指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这一段历史,本单元要学习的也是这一时期的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与发展。   从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迭,中国社会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由于外来经济的入侵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受到冲击,但仍占主导地位;西方文化、器物的大量涌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观念;近代教育和新闻出版业获得长足进步;文艺创作方面,受时局影响,涌现出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   3.单元结构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在课程安排上共有两课,分别是: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7课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具体的学习内容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的成就。近代,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迭,影响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及其发展进程;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状况和政局变化导致社会生活、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与发展,催生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学作品以及近代历史遗迹。   二、单元知识梳理   1.课标解析   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中,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课程内容是:以张謇举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   2.知识梳理   根据2011版课标要求,本单元的知识点如下。   三、单元教学建议   对于本单元的教学,我有以下三点建议:   1.对比新旧教材、关注变化趋势   2.跳脱孤立现象、联系历史情况   3.分析课文结构、优化教学设计   1.对比新旧教材、关注变化趋势   本单元相较于老教材,主要内容基本不变,但原来4课时的内容,重新编排后调整为两课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对于两课涉及到的:社会生活、教育、新闻出版业、文学艺术为何会出现某种现象的变化或取得发展,教师可以通过设问先究其深层次的共性原因,然后再带领学生学习不同阶段的具体原因。   2.跳脱孤立现象、联系历史情况   剪辫易服、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不仅改变了旧有习俗,而且对国民时期平等、民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剪发辫:辫子本是女真人的一种风俗习惯,但随着满族的兴起,留辫与不留辫,由习惯问题变为满汉民族之间的政治问题。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民主思想的勃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