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345977

(新课标)人教版政治选修2 专题5 1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作用课件+学案+试卷(3份)

日期:2025-10-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38411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经济体制,试卷,学案,课件,作用,形成
    逻辑脉络: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经济体制发展和改革的过程,结合计划经济体制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背景———结合基本框架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过程———结合具体要求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把握新时代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知识结构: 先分析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再把握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前者,主要了解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然后一分为二的分析其作用。对于后者,一是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的原因,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重要环节;二是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原因和要求;三是从新时代、新特征、新理念、新要求等角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内容和重要作用。 素养要求: 政治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认同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科学精神: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理论,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决策和经济现象。 法治意识:理解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作用,做一名守法、懂法和用法的经济参与者。 公共参与: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决策,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以“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退出”为议题,依托教材的基本知识,查阅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发展和退出过程的相关资料,结合具体内容来全面分析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并分别从其积极作用和消极弊端角度分析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借鉴之处。 以“完善我国的现代市场体系”为议题,结合我国当前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各项措施,分析体系形成对市场调节、宏观调控、市场主体等的要求,从而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基本框架和完善的重要举措。 1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作用 学 习 任 务 核 心 素 养 1.描述与分类: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解释与论证: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和作用。 3.预测与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 4.辨析与评价:一分为二地看待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1.政治认同:认同和支持我国通过各项发展计划等实施的宏观调控措施。 2.科学精神:了解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知道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理解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及弊端。 3.法治意识:学习、遵守和运用与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 4.公共参与:在国家宏观政策下积极参与经济活动。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要改变我国落后的经济面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发展工业,尽快建立起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结构简单,物质基础薄弱,在此情况下,我国参照苏联的模式,在“一五”计划期间,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基本特点: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判一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通过间接方式调动经济资源。 (  ) 提示: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是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1.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国家的经济独立,进而巩固了国家的政治独立。 2.抑制了多年来一直困扰我国的恶性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增加了财政收入。 3.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国家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的直接控制,保证了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实现了社会公平。 [想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