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86256

人教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七单元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 练习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11298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部,编版,语文,第七,单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cover
第22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一、选词填空。 1、在沈阳租界,中国巡警面对洋人的汽车轧死中国人的现象,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 )死者的家属。 A、训骂 B、斥责 C、训斥 2、大家只能( )那个不幸的女人。 A、劝告 B、劝慰 C、安慰 3、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 )出来呢? A、解救 B、拯救 C、解脱 二、词语综合训练。 1、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默默”的近义词是_____,用“默默”可以写成成语:默默_____、默默_____;“若有所思”词语中“若”的意思是_____,词语的意思是_____。这是一个与思考有关的词语,这样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用“若有所思”写一句话:_____ 2、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门前围着一群人。句中与看有关的成语是_____,根据提示,写出不同的看: (1)聚精会神地看 ( ) (2)恭敬地看 ( ) (3)从低处望上看 ( ) (4)目光迅速地向四周看( ) 三、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答案。 1、“谁知中国刑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这个女人。”的意思是( )。 A、谁也不知道中国刑警为什么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这个女人。 B、谁也想不到的是中国刑警不去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这个女人。 2、“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是( )。 A、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都敢怎么样。 B、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都不敢怎么样。 3、“有志者当效周生”的意思是( )。 A、有志气的人要效仿周恩来先生。 B、周恩来先生应当做一个有志气的人。 4、“中华不振”的意思是( )。 A、中国人面对外国的侵略熟视无睹,只是敢怒不敢言。 B、中国人们很久都没有遇到过令人振奋人心的消息了。 5、下列对于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A、“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思是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 B、课文写了“洋人欺负妇女,周恩来明白中华不振的含义”“周恩来立志”两件事。 C、随着事情的发展,周恩来感情的变化是:疑惑、气愤、立志。 D、谈论读书的目的时,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更能体会到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四、课内阅读。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艰难 苦难)和屈辱中(拯救 挽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洪亮 响亮)的回答。 1、用“_____”画出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此时周恩来的心情是_____的,他一直思考的问题是什么?用“_____”画出来。 3、结合课文的事例说说“中华不振”的含义。 _____ 4、联系课文和下面的诗句,说说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大江哥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_____ 五、课外阅读。 徐悲鸿励志学画   1919年春天,年轻的画师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来又向法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达仰很看重这位刻苦努力的中国学生,热情地指导他,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