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391793

7 加热与保温 第3课时 热的传导 课件(9张ppt)+教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36894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加热,保温,3课时,传导,课件,9张
    《科学与技术》第七册 第七单元加热与保温 第3课时热的传递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是热传导是由高温部分传导到低温部分。 2.能区分并说出一些常见的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热的固体中传导方式是由高温部分传导到低温部分。 2.在比较中发现不同物体传导热的速度存在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2.感受人类利用热的良导体或不良导体的知识为生活提供方便。 二.教学重点 热传导方式 三.教学难点 区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 四.教学具准备 火柴、蜡、酒精灯、铁棒等 五、教学设计 (一)热在笔直的铁棒中如何传递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观察杯子的变化。 2、讨论:为什么杯子变热了?(水将热传递到了杯壁上) 3观察铁棒,设想:热在铁棒上如何传递? 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5、实验:热在铁棒中如何传递? 汇报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 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经验,鼓励学生对热的传递方式进行猜测,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集思广益,改进小组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实验前应介绍实验器材各部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做记录。 (二)热在弯曲的铁棒中如何传递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观察弯曲的铁棒,设想:热如何在弯曲的铁棒中传递? 2、讨论、交流设想 3、观察实验:热在弯曲的铁棒中如何传递。 4、归纳实验结论 5、小结:热传导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与前面归纳的结论有没有区别。 引导学生归纳出正确的热传导的概念。 (三)不同的材料热传导的速度不同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观察装了热水的两个杯子有什么不同。 2、讨论:为什么一个杯子热的慢,一个杯子热得快? 3、实验:不同的材料热传导的速度不同 4、交流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 5、小结: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找到材料不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 (四)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运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品。 2、讨论:哪些部分是热的良导体,哪些部分是热的不良导体。 3、交流:为什么这样设计? 4、小结:热传导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找到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良导体传导热速度更快,便于加热;不良导体传热慢可以防止烫伤。 课件9张PPT。热的传递热在固体中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较低的部分,这种传递方式叫做热传导。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是相同? 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热传导本领大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 热传导本领小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哪些是热的良导体, 哪些是热的不良导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