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414630

1 让我们启航 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158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我们,启航,物理,之海,冲浪,同学们
  • cover
序1、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 课题: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了解教科书和学习活动卡的基本内容 2)让学生明确实验、活动的规范,如器材分发、讨论、记录、作业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阅读,使学生初步了解教科书和学习活动卡的使用方法 2)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物理研究范围及科学家的简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初步树立“去物理之海冲浪”的信心和决心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范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教科书和学习活动卡的基本内容和使用方法,明确实验、活动等的规范要求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初步树立“去物理之海冲浪”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任务分析: 学生原有水平分析: 对于初二学生来讲,虽然学过综合科学,但第一次接触物理,队伍里充满神秘感,对于物理学的研究内容还不清楚,同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虽然做过一些实验,但对物理实验的具体要求和活动规范并不知道。 教材分析: 好的开始,将是成功的一半。本节课作为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节课,将起到引领学生入门的作用。知识与技能目标很简单,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物理书、活动卡的使用方法,了解教科书和活动卡上一些图标的含意,知道物理课的学习、活动规范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和准备。由于是第一节物理课,所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知识与技能目标之外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设置学习支架方面: 第一次接触物理,学生不容易区分“教科书”、“活动卡”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对其中的图标含义不容易理解和记忆 针对学生的这一困难,设置以下支架: 学习支架一: 形象比喻:把物理知识比喻为“大海”;教科书———船;活动卡———帆和舵; 教师———舵手;学生———船员。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学习支架二: 课件支架:制作课件,形象展现上面的比喻,帮助并加深学生的理解 学习支架三: 知识应用:在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教科书和活动卡上设置的栏目和图标含义后,让学生在书中寻找相应的栏目,通过具体的栏目内容进一步了解其含义和作用 教学媒体:ppt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你了解物理吗?能说出你认为与物理有关的现象、知识或科学家吗? 学生举例: 教师总结:物理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它研究力、热、声、光、电等领域的知识,物理学的研究为我们的生活开创了新纪元,如蒸汽机、电灯的发明,人造卫星的升空,现代纳米技术的应用等等,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曾说过:“我不知道世界将怎样看待我,然而我认为自己不过像在海滩上玩耍的男孩,不时地寻找比较光滑的卵石和比较漂亮的贝壳,以此为乐。而我面前则是一片尚待发现的真理的大海”。同学们,你们想去这“真理的大海中冲浪”吗?想了解怎样才能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吗? 新课教学 1、教科书的使用 学生活动1:学生阅读教科书p2—3第一自然段 学生总结1:1)教科书的作用及使用:象船体一样,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认真阅读 2)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文字和图片”、“你知道吗”、“STS专栏”、“科学与文学”、“概念图”、“指路牌”等, 师生互动:1)引导学生在教科书的后面内容中寻找上述的相关栏目 2)学生总结后教师出示ppt课件,形象展示:教科书———船体;教师———舵手;学生———船员的关系 3)提出问题:没有桨和舤,船不会航行,那么物理学习中的桨和舤是什么?(活动卡) 2、活动卡的认识和使用 学生活动2:1)阅读教材p—3:了解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观察、实验、记录、分析等,不能死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