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24002

《芣苢》名师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446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芣苢,名师,教学设计
  • cover
《芣苢》名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中课文。《诗经》全集三百余篇,每篇都深入人心。《芣苢》无论是从其简练的语言还是其独特的艺术手法,都堪称十五国风中的经典篇章。《芣苢》是一首描写妇女们采摘芣苢的劳动歌谣,全诗洋溢着欢愉之情。“芣苢”即车前子,古人认为车前子可以治妇女不孕或难产之症,这使得文中的主角是妇女顺理成章,同时也由此映射当时社会和谐稳定,才会出现这样洋溢欢乐的景象。《芣苢》中采用叙述平凡的事物,以表达情感寄意的方式为主,通篇无一“乐”字,却无不让人感受到其中呼之欲出的愉悦气氛。《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改后,教材在高一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古典诗歌文化常识,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一、教学目标 1.落实诗歌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背诵课文 2.领会及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3.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4.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深刻体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诗经的表现手法,理解诗歌内容,学会鉴赏诗歌。 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古代灿烂的文化,陶冶高尚的情操。 1.落实诗歌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背诵课文 2.领会及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高一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太好,主要表现在对语文学科重视不够,学习习惯不佳,缺少生活积淀和审美意识,对文本品味鉴赏的自觉性不够,对《诗经》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对其表现手法了解很少,这需要在课前做好预习,去努力改变。 《芣苢》 一、导入新课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圣人以为不习《诗》,都没法子说话,一开口就是鄙陋庸俗。它的语言方式就是谦谦君子雍容揖让的典雅之风。我们已经通过《关雎》和《蒹葭》倾听了先民的歌唱,领略了中国诗歌源头的美丽。今天,我们继续聆听先民的心声《芣苢》。 二、印象《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共收入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约五百余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最初称“诗”,被汉儒奉为儒家经典,乃称“诗经”。(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书》《礼》《易》《乐》《春秋》)主题思想,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根据音乐和表现内容,《诗经》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即“国风”,是各国土乐,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和屈原《离骚》并称“风骚”,后泛指文学。“雅”是周朝王畿(周王朝直辖区域)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正统乐歌歌词,即所谓正声雅乐,分大雅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诗经》按表现手法可分为赋、比、兴三类。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直接铺叙陈述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物作铺垫,往往用于开头,如《信天游》中“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赋”“比”“兴”和“风”“雅”“颂”被合称为“《诗经》六义”。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