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茄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人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种茄子》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本课设计依托课标,给学生提供直接参与探究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逐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种茄子》和12课《植物的生长》共同组成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一个完整内容。本课教材以种茄子为例,安排了3个活动:“种茄子”、“给茄子准备‘营养’”、“记录茄子的一生”。这些活动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本课只是提供了这些活动方法、步骤和记录表格。本教学设计,将《种茄子》和《植物的生长》有机整合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种植方法、怎样管理、观察和记录;第二课时完成种植结束后关于植物生长的汇报交流。本课设计为第一课时,采用由学生课外自学和搜集关于茄子的相关资料,再通过课上汇报交流,使学生掌握种植、管理、观察、记录的方法,为课下实际种植和下节课的汇报交流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种植活动是学生乐于从事的实践活动,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但不系统,亲自参与种植观察的机会也不多。对于像茄子、西红柿、草莓等这些经常见到或吃到的蔬菜和水果,他们很想知道果实是怎样生长出来的,也乐于通过实践亲自找到答案。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植物生长过程和变化的相关信息。 2.能按照植物种植方法的提示与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植物种植的各种活动。 3.能根据公式计算种子的发芽率。 4.能搜集如何给植物施肥的资料。 5.能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自己所种植的植物的生长全过程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亲自播种一种植物,并整理完成记录植物生长的表格。 难点:指导并鼓励学生坚持持久地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记录。 【教学准备】 ????学生:自学和搜集茄子的相关资料 教师:教学课件、茄子、小西红柿、草莓、辣椒等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故事导入新课 ? ? ? ? ? ? ? ? 1.故事引入,教师或学生讲述《小猫种鱼》的故事。 3.教师:小猫在秋天能收获到很多小鱼吗?为什么? 4.总结:因为小猫没有弄清小鱼的生长规律,鱼是一种水生动物,离不开水,只能养殖,只有植物才能种植。虽然小猫没有种出小鱼,但它这种敢于实践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11课《种茄子》。板书:11《种茄子》 2.学生聆听。 ? 4.学生回答。(预设:不能。‘小鱼会慢慢腐烂掉’、‘小鱼离不开水’、‘小鱼是不能种的’……) ? ? ? 主要使学生分清动物只能养殖,只有植物才能种植,同时激发学生的种植兴趣,为下面讲授种茄子奠定基础。 二、师生共同学新知 ? (一)交流信息,展示搜集成果 1.谈话:我们要想种好某种植物,首先要了解它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过程,以及在整个过程中会发生的变化。谁能把你课下搜集到的这方面的信息展示给大家,并说出你搜集这些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时鼓励表扬,最后梳理小结。 ? ? ? 2.学生汇报搜集的信息、搜集方法和途径。 ? ? ? ? ? ? 检验学生课下搜集信息的情况。使信息反馈更全面、真实、有趣。 (二)亲历探究———种茄子 1.谈话:大家搜集了许多关于植物生长过程的信息,相信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收获。你准备种什么?种在哪?需要哪些材料或工具?怎样种?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种植方案。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每个步骤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适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