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437017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 温度与气温 教科版

日期:2025-09-2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96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温度
  • cover
温度与气温 设计理念 科学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问,美国著名诗人奥特?海特曼称它为一种“充满乐趣的无边界探险历程”。同时,《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课主要是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气温。虽然三年级时已经学过温度计的使用,但是学生掌握情况还是不太理想,对温度计的使用指导上还要重点复习、指导。本课我会使用气温计,和同学们一起测量室内、室外,阳光下、背阴处等不同地点的气温,最后介绍小气象站百叶箱。 教学内容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7、8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气温、天气预报的主要含义。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3、选择每天观测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观测和记录。 4、会用温度计等进行简单的观测,搜集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运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方式,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兴致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2、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3、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出示冬天和夏天两张不同的图片,说明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研究内容:今天我们就要共同来研究如何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 3、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冬夏不同的图片展示,让学生体会温度的不同对我们的影响,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说明气温与温度的区别,为下面的探究做铺垫。 二、测量比较,探究新知 (一)复习温度计的使用 1.请学生说说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教师进行补充说明。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并读出书本中温度计的各个温度。 (1)每个小组发一根温度计。 (2)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课件) 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在测量环境内2到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 (3)读出书本中温度计的各个温度。(课件) (4)寻找温度计上水结冰的温度(冰点)和水沸腾的温度(沸点)。(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5)估计在寒冬和烈日时节分别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大致范围。(随机课件) (6)小活动;测量手心温度。(要把温度计放在手心1-2分钟,待液柱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设计意图】对学生使用温度计和观测气温进行指导,是为了提高学生能观测气温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二)探究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猜测:学生猜测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哪一个温度会高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猜测和探究是我们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因此老师应在这两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猜测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二是要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 2、小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