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38923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教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567724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课,中古,时期,欧洲,课件,教案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学设计 课题 中古时期的欧洲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一 教材分析 本课在该教材中的地位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专题《中古时期的世界》的第一课,上承《古代世界的大帝国》中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分裂史实,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也正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下启中古时期的亚非美洲的文明与发展,拜占庭帝国也正为西亚奥斯曼帝国的兴起而消失于历史长河。既有贯穿欧洲上古、中古时代文明发展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古时代欧、亚、非、美各区域文明交流的横向联系。 (二)本课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一、中古时期欧洲的政治制度、庄园经济,以及城市兴起。二、中世纪王权、教会的关系。三、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情况。第一目主要讲述了以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为核心特征的欧洲封建社会。封君与封臣的相互关系实质体现了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而以庄园作为基本农业经济组织则是欧洲社会的封建经济基础。这也体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第二目意在说明教会的强大精神与经济力量、城市的兴起与繁荣对推进王权加强的历史性意义,这一时期法兰西基本统一、英国甚至开始逐渐发展出相对规律的“议会”、西班牙与葡萄牙国家在稍晚些也最终形成;最后一目意在表现中古时期欧洲两大主要帝国的成长:“拜占庭帝国的法律成就”与“俄罗斯沙皇制的逐渐成熟”,封建制度几经波折、在动荡中发展。内容比较多,教师讲解时要有所侧重,抓住重点,找到三个板块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构建中世纪的整体结构。授课时需要学生结合初中所学和教材,梳理知识结构。教师结合教材适当展开分析。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的政治制度、庄园经济,以及城市兴起的社会状况,感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 结合史料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中世纪王权、教会的关系,分析中世纪教会权力影响力,提高学生史料实证能力。 观察拜占庭帝国兴衰史、俄罗斯帝国兴起与发展,了解帝国发展的基本历程,加深学生的时空观。识记《查士丁尼法》的构成、内容与重要地位。 重点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封建庄园的特点、中世纪王权和教会的关系、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兴起、发展。 难点 封君封臣制度内容、封建庄园特点、中世纪王权和教会的关系、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文字材料】通过穿越欧洲的方式导入新课。引出欧洲封建社会的产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西欧封建社会开始的标志,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了近一千年的中世纪。 中世纪含义:欧洲封建社会,一般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 思考:从哪些方面来认识封建社会?中世纪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主要的帝国的政治特点及对当时产生的影响,构建对中世纪的整体把握。 背景介绍。为后面新课做铺垫。 讲授新课 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城市自治。 (一)封君封臣制度 背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内容 (1)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2)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由于土地被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实际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3、影响 (1)国王或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形成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2)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二)庄园 西欧中古世纪在政治上表现为封君封臣制度,在经济上表现为庄园经济。 结合图示和书本材料分析 庄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