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41450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日期:2024-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305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19,2020
  • cover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第I卷 ( 选择题 共50分 )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1.习近平用“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来向巴西媒体表明自己对于干部遴选的想法。下列主张与习近平的想法属于同一思想流派的是 A.“治大国若烹小鲜” B.“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2.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由此得出() A.汉字最早起源于鸟兽蹄印 B.仓颉造字宣告文明时代的到来 C.神话故事揭示了历史真相 D.文明的形成受益于生活的启迪 3.《史记》通常将类似的人物放在同一个列传中,如《仲尼弟子列传》《白起王翦列传》等。在《老子韩非列传》中,司马迁将先秦道家与法家的代表人物同列。这一做法旨在 A.彰显道法两家的学术地位 B.突出编撰体例的完整性 C.强调思想流派的嬗变传承 D.强调史学著作的多元化 4. 玄学是流行于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西晋时,一些佛教名僧为了借助玄学推行佛法,不仅以“空无”宗旨与玄学的‘虚无”相呼应,而且模仿玄学家的语言和情趣,主动与名士交游。这一现象说明A.三教融合的趋势开始出现 B.佛教文化日益中国化 C.佛教对传统文化构成冲击 D.佛教成为当时主要宗教 5. 学者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对明清书法评述道:由于统治者对书道有所偏爱,行草之发展“几越唐宋”,而篆隶八分却无一名家。据此可得出 A.明清书法艺术的功利性较强 B.明清书法派别之争尤为明显 C.篆书和隶书不顺应社会需要 D.行草书体因帝王爱好而流行 6. 乾隆时期,京城百姓“所好惟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这说明 A.文字狱造成文化界百花凋零 B.京城百姓艺术欣赏品位较低 C.秦声、罗、弋艺术价值更高 D.昆曲曲高和寡日益脱离群众 7.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 近代民族意识开始形成 B .“国”指整个中华民族 C .仍具有盲目自大的心态 D .“天下”指当时国人所知世界 8.晚清郑观应在《商务叹》中云:“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变更,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9. 1895年,康有为等人在北京成立了以“广联人才,创通风气”为宗旨的强学会后,不久又创办了《中外纪闻》,讨论“西洋诸国所以勃兴之本原”。这说明 A.维新派注重营造舆论环境 B.清政府放开了言论自由 C.救亡图存已成为社会主流 D.维新派成为改革的主力 10.“他们(维新派)不是一味地否定传统文化,而是主张通过托古改制,将西学纳入中学之中,化合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新学。”这说明维新思想 A.初步改造了中国的旧文化 B.试图融合中西方的文化 C.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D.继承了“中体西用”思想 11.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右图),封面从结构上分为两部分:上面由副标题“La Jeunesse”(法语:青年)与一群讨论的青年组成;下面是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头像。据陈独秀解释,设计这样的封面并非偶然。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宣传实业救国思潮 B.借媒体发动留学生 C.高举民主科学旗帜 D.突出兼容并包方针 12. 五四运动前夕《每周评论》特辟《国内劳动状况》专栏, 先后报道了北京男女佣工、河南修武煤矿、唐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