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63274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讲义资料,复习补习资料:42多过程问题解题方法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4-28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1次 大小:4015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资料,人教,版含,word,方法,解题
  • cover
多过程问题解题方法 【学习目标】 能用程序法分析解决多过程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程序法解题 在求解物体系从一种运动过程(或状态)变化到另—种运动过程(或状态)的力学问题(称之为“程序题 ”)时,通常用“程序法”求解。 程序法: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对题目给出的物体运动过程(或不同的状态)进行分析(包括列式计算)的解题方法。 “程序法”解题要求我们从读题开始,就要注意到题中能划分多少个不同的过程或多少个不同的状态,然后对各个过程或各个状态进行分析(称之为“程序分析”),最后逐一列式求解得到结论。 程序法解题的基本思路是: (l)划分出题目中有多少个不同的过程或多少个不同的状态 (2)对各个过程或各个状态进行具体分析,得出正确的结果 (3)前一个过程的结束就是后一个过程的开始,两个过程的交接点是问题的关键。 要点二、多过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多过程问题的物理情景往往涉及几个研究对象,或几个运动过程。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1)边读题边粗略分析运动过程分几个运动阶段,把握特殊状态,画草图分析; (2)澄清物体在各个阶段的受力及运动形式,求出各阶段的加速度(或表达式); (3)寻找各特殊状态的物理量及相关过程物理量的联系,根据规律求解。 【典型例题】 类型一、弹簧类多过程问题例析 例1、(2019 中原名校联考)如图甲所示,质量m1=3 kg的滑块C(可视为质点)放置于光滑的平台上,与一处于自然长度的弹簧接触但不相连,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平台右侧的水平地面上紧靠平台依次排放着两块木板A、B。已知木板A、B的长度均为L=5 m,质量均为m2=1.5 kg,木板A、B上表面与平台相平,木板A与平台和木板B均接触但不粘连。滑块C与木板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3,木板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作用于滑块C上,将弹簧从原长开始缓慢地压缩0.2 m的距离,然后将滑块C由静止释放,此过程中弹簧弹力大小F随压缩量x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 m/s2。求: (1)滑块C刚滑上木板A时的速度; (2)滑块C刚滑上木板A时,木板A、B及滑块C的加速度; (3)从滑块C滑上木板A到整个系统停止运动所需的时间。 【解析】(1)由F—x图象: 设滑块C刚滑上木板A时的速度为v0, 由动能定理: 得:v0=7 m/s (2)设滑块C在上木板A上滑动时,滑块C的加速度为a1,木板A、B的加速度a2 μ1m1g=m1a1得:a1=3 m/s2 μ1m1g-μ2(m1+2m2)g=2m2a2得:a2=1 m/s2 (3)设滑块C在木板A上滑动时间为t1 t1=1 s 或t1=2.5 s舍去 设滑块C离开木板A时的速度为vC,木板A、B的速度为vA、vB,则 vC=v0-a1t1=4 m/s vB=vA=a2t1=1 m/s 滑块C在木板B上滑动时,滑块C的加速度仍为a1,设木板B的加速度为aB μ1m1g-μ2(m1+m2)g=m2aB 得:aB=3 m/s2 设经过时间t2,B、C达到共同速度为v v=vC-a1t2=vB+aBt2,v=2.5 m/s,t2=0.5 s 从滑块C滑上木板B到与木板B速度相同的过程中,滑块C与木板B的相对位移为 可知此过程中C未离开B,又因为μ1>μ2,B、C共速后无相对运动,设B、C一起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运动时间为t3, μ2(m1+m2)g=(m1+m2)a 得a=1m/s2,0=v-at3,t3=2.5 s 则从滑块C滑上木板A到整个系统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 t=t1+t2+t3=4 s 【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一弹簧一端系在墙上O点,自由伸长到B点,今将一个小物体m压着弹簧,将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静止。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摩擦系数恒定,试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