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76474

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师版导学案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9次 大小:496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语文,人教,必修,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师
  • cover
语文必修4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能了解《史记》这部纪传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能归纳字词知识,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语法现象,背诵课文最后五段。 3、能理解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的精神,认识廉颇忠心爱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 重点难点 1、 能归纳字词知识,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语法现象,背诵课文最后五段。 2、 能理解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的精神,认识廉颇忠心爱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 学习方法 诵读法:可以通过默读、朗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整体感知文意,而非支离破碎的理解字意。讨论法。 学习过程 1、 知识链接 1、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朝韩城南)人。其父司骊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 司马早迁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规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 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俗论著矣。”并告诫他不要”废天下史文”。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天汉二年(前99),在《史记》草创未就之际,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要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手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继续发愤著书,于征和二年(前91)写成《史记》。 (注:可预备一张中国全图,讲述时指出司马迁游踪的大致方位。) 2、《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帮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不仅如此,其中《陈涉世家》肯定了陈涉起义的作用;《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叙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 《史记》又有很高的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我们将对此有深刻的体会。 学法指导:文学常识的识记,要以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为主线,积少成多,化整为零,反复记忆。将记忆和练习有机结合。 3、太史公评价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意思:史公说:知道将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气;死并非难事,而怎样对待这个死才是难事。当蔺相如手举宝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侍从的时候,就面前形势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而一般士人往往因为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