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三课 制作拔河机器人 课题 第三课 制作拔河鬼机器人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七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了解声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构成、模块使用。 掌握拔河机器人的程序流程图以及编写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重点 仿真界面的设置进一步掌握;声音模块的运用。 难点 声音传感器电阻的运用,控制其对外界的灵敏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导入 提问同学们看见过拔河比赛,见过机器人拔河比赛吗? 可以做两个机器人,中间用线连上,让它们进行拔河比赛。 展示拔河机器人图片,并感受智能机器人的智能化。 引出:拔河机器人特殊的智能程序。 观看,思考,讨论。 拔河机器人图片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新知讲解 一、活动任务 1.当用细线连接的两个机器人听到裁判发出的指挥令响,同时后退,哪一方把对方拖出规定的区域即为获胜. 2.给机器人装上”耳朵”--声音传感器。这样,当“听到”指挥令时,执行向后行走的命令。 二、应用声音传感器 1.工作原理是:主控系统思考判断后,给机器人进行后续的动作。 声音传感器构成: 探头、可调电阻、指示灯 传感器连接线。 调节声音传感器上的可调电阻来改变声音探测灵敏程度,逆时针调节时探测灵敏度增加,顺时针向调节时探测灵敏度缩小。 3.声音传感器模块的使用 调用“数字传感器”模块库———选择“声音传感器”模块———双击程序中的“声音传感器”———可以设置相应的值 三、设计与制作 1.准备材料 根据拔河机器人的功能特点,按照表格准备所需零部件。 2.分工完成与活动记录 (1)进行程序编写和硬件搭建 单击数字传感器模块中的声音传感器模块,拖到程序区.在程序区双击声音传感器,就可以设置与微电脑连接的6个端口. (2)声音传感器有2个变量返回值,当变量返回值等于1时,表示有声音信号,即机器人检测到了声音;当变量返回值等于零时,表示没有声音信号,机器人也没有检测到声音.. (3)实物搭建:在真实环境中搭建拔河机器人 在大板上安装导向轮,大轮与左右电机固定安装在大板上;将微电脑与声音传感器固定在大板上 程序下载到微电脑中。 将计算机和微电脑用USB线连接起来。 单击主界面上的编译下载按钮,这样程序就会下载到机器人微电脑中。 (5)根据活动过程填写活动记录表。 拓展延伸:如何解决裁判还没有指令时机器人就开始跑的情况?(环境嘈杂所致) (1)调节可调电阻,调节声音传感器的灵敏度。(根据实际环境情况调节灵敏度的大小) (2)当机器人还不能准确有效地达到目标的时候,别忘了调整机器人其余的传感器可调电阻。 ?四、成果交流与总结 比赛结束后,各小组可交流自己的编程方法和搭建经验,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 随堂练习:在诺宝RC中编写拔河机器人的程序,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所需传感器等模块的参数,并进行实物搭建,进行拔河比赛。。 随堂检测: 1.制作一台会拔河的机器人时,该机器人的感知部分需要用到( ) A.触碰传感器 B.光感传感器 C.声音传感器 D.红外避障传感器 2.制作一台会拔河的机器人时, 该机器人的驱动部分需要用到( )个 电机。 A.1 B.2 C.3 D.4 3.制作一台会拔河的机器人时,该机器人的控制部分需要用到( ) A.高速电机 B.触碰传感器 C.微电脑 D.方向球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物理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讨交流。 学生们亲身体验声音传感器构成,工作原理。 通过对机器人拔河要求的了解,向学生讲解声音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学生小组间讨论,共同完成。 明确所需材料,要对照表格一步一步去准备。 明确设计思路,编写程序步骤,上机实践。 通过实物搭建,可以检验出拔河机器人制作成功与否。 通过本次动手活动,交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