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说课稿 (李宝林)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上午好! 第一屏:接下来由我对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一课进行解读。 第二屏:我将从研读教材、分析学生、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教学评价、问题与策略、智力支持七个方面提出备课建议。 第三屏:本课在教材位于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动植物资源”中的第三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第四单元在课程内容上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因为这是单元的最后一课所以后面我还会对单元评价进行简单的说明。 第四屏:接下来我们进入研读教材环节。本课在课标中是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属于第15个大概念。课标中明确指出1———2年级需要达到“说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树立珍稀动植物资源的意识”的目标,为我们制定本节课的目标明确了方向。 第五屏:我们的教材是这样呈现的,接下来我们来对教材进行解读。 第六屏:本节课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活动准备部分图示呈现了毛笔、铅笔、本子、书包、布笔袋五件学习用品,提示学生课前做好相应材料准备。设计目的:准备相关物品的过程,既是为课堂探究做材料准备,又是课堂探究活动的前置。活动过程中第一个环节动物和植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教科书展示了两幅图片:一幅是植物及其产品;一幅是动物及其产品。两位同学的对话分别指向于动物和植物的用途。目的是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动植物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提供了哪些用途,从而认识到动植物之于人的重要意义,产生对大自然恩馈的感激之情。第二个环节观察学习用品,说一说制作它们用到了哪些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教科书中的两名同学分别对日常的学习用品进行甄别判断,叙说各种学习用品分别来自于动物还是植物。目的是通过交流动植物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初步意识到人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我们应关心珍爱动植物和保护环境。同时,使学生更为清晰的了解动植物资源用途的广泛。拓展活动部分“找一找家中的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设计目的: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课后继续观察寻找家中的动植物资源的利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进一步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第七屏:活动准备图中有毛笔、铅笔、本子、书包、布笔袋五种文具。这是教材提醒我们本课需要准备的材料,蕴含着观察学习物品哪些来自动物、哪些来自植物的课前活动指向,意在提示学生课前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并进行初步的探究。也可以准备身边的随手可得的物品,并不仅仅局限于这六种文具 第八屏:该环节由一个问题和两幅图片组成。动物和植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第一幅图片出示的是一棵桑树、蚕、桑葚、纸、家具和一个大大的问号。第二幅图片出示的是一只山羊、羊奶、棉鞋、毛线、梳子和一个大大的问号。桑树的叶子可以饲养蚕宝宝,而蚕可以为我们提供丝绸,间接为我们在提供物品。而桑葚、木浆纸、家具是桑树直接在为我们提供物品。以桑树为例让学生知道植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资源。山羊可以生产奶制品;羊毛可以制作棉鞋,还可以纺成毛线;羊角可以制作梳子,以羊为例让学生知道动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资源。两幅图后面都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就是在提醒我们让学生发散思维,尽可能多的说出桑树和羊还能为我们提供什么。 第九屏:泡泡语中“我知道牛还可以耕地”“柳条可以编成……” 引导学生寻找动植物还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帮助学生建立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动植物的概念。激发学生珍惜动植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下面的这段文字就是点出了本节课的核心目的。 第十屏:教科书展示了两名同学在观察、分析自己的学习用品都来自于哪些资源?女同学拿起毛笔分析,这只是一个引子。桌面上摆放着本子、铅笔、文具袋和书包,意在引导学生将随身携带的学习用品作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