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8918

海陆的变迁2

日期:2024-04-2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132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海陆,变迁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教案2 教学要求 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3.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内容点析 1.教材以“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切入,直接点出海陆变迁观点,使学生首先对此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全节教材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引导学生层层探究、步步求证,加深认识。 2.图2.10~2.12是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目的是使学生对海陆的变迁先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图2.10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地壳运动。图2.11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为陆地。造成这种桑田变沧海的原因是地壳的变迁或海平面的升降。图2.12以荷兰填海造陆为例说明了人类活动对海陆变化的作用。教材之所以举荷兰为例,是因为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荷兰人有填海造陆的传统,并且全国1/3的土地是通过围海造陆获得的。但需要说明的是,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作用只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并且人类的活动必须顺应自然过程,遵循自然规律。 3.教材以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地学科学史上的一场争论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局部的海陆变化转入宏观的、全球的海陆轮廓形成的探讨,使学生从更深层次、更大尺度上认识海陆的变迁。图2.13反映了当时争议双方对地球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即地球“活动论”和“固定论”的基本观点。 4.图2.14“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为题,把一幅大陆拼合图和一幅破损的书页拼接图组合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实例对比会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对此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但是,本图所表示的内容并不能回答图中所提的问题,也不能排除南美洲和非洲拼合大陆可能有巧合的因素。为此,在相应的活动中,教材安排了图2.16和图2.17。这两幅图是对图2.14的实例举证和资料补充,它把“破损书页”的“印刷文字和行列”对应关系显示出来,从而排除了拼合大陆的巧合因素,从中也体现出科学的探究思路和方法。 5.在漂移大陆拼合图中,各大陆的边缘是有空隙或重叠的。这是因为原大陆的一部分(即大陆架)已被海水淹没,再加上地质史上大陆边缘的破损及岛屿的分离等因素所造成的。 6.本节教材安排的一段阅读材料,介绍了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故事。魏格纳原先是德国的一位年青气象学家。传说他从世界地图上发现大西洋两岸轮廓相似而得到启示,才转向对大陆漂移的研究,并且坚持不懈,直至为此而献出生命。这段阅读材料及图2.18中所提出的几个问题,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非智力教育因素,特别是对学生的科学史和科学观教育及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具有很高的价值,教学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7.教材在讲述板块运动时,没有出现地壳或岩石圈的名词概念,而是以“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来加以表述。因此这里提出的“地球表层”虽然是泛指岩石圈或地壳,但它并不是一个地理名词。 8.本节最后的活动,要求学生在更高更深的认知层次上,运用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认识并解释地球表面的一些地理现象及分布。活动第一题是认识地球表面裂谷和海洋的形成和发展。从图2.20和图2.21可以看出: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离)→新海洋出现(红海)→新大洋形成(大西洋)。 9.活动第二题是认识地球表面的高大山系的形成和分布。图2.22说明了板块运动与山脉分布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喜马拉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