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空气和冷空气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并借助想象、联想,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2).继续学习借助其他物体觉察空气的认识方法。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2).知道地球表面空气的冷热不匀是形成自然界风的主要原因。 (3).了解人类对热空气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体会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难点:理解风的形成。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的学习,小学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学习科学课的基础,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但分析概括能力还不是很高。学生对空气的流动有许多生活经验,但对热空气的上升、冷空气的下降体悟不是很明显。 三、教学材料: 蜡烛、火柴、纸蛇、细木棍、大小相同的小纸杯两个、细线、蚊香、胶泥、水槽等。 四、教学过程 (一)、集中话题,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有质量、可以被压缩、具有流动性等……) 2、在平常的情况下,空气会向四面八方流动。可是当空气受热或受冷时又会怎样流动呢? 3、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热空气和冷空气 (二)、探索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1)空气也是分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我们先来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学生实验:点燃蜡烛,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又能说明什么呢? (2)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演示实验:“纸蛇实验”,学生观察 学生分组实验:“纸蛇实验” 再讨论,记录观察结果 (3)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 (是不断上升的热空气推动纸蛇转动。) (4)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热空气会上升) 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 (1)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 (2)生活中,你看到过冷空气的流动吗?打开冰箱冷藏室,你会看到什么?说明了什么? 生:看到一股白气向下流动,说明冷空气是下沉的。 3.研究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1)为什么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沉。 (2)演示实验:“纸杯实验” 学生观察在加热的空气的过程中,纸杯有什么变化?试着进行分析。 (3)试着解释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 学生讨论、自我总结冷热空气的性质。 (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4)解决问题: 生活中的取暖器、制冷空调应安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三)调查热空气的用途 (1)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吗?? (2)请学生介绍孔明灯和热气球的升空原理。 “有谁知道有关孔明灯和热气球和知识吗?” (先讨论,后自读课本相关内容) (3)利用光盘介绍有关孔明灯和热气球的知识。 (四)、探究冷热空气的对流———风的形成。 (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 (4)你能说说冷热空气是怎么对流的吗? (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六、板书设计 课题2 热空气和冷空 孔明灯、走马灯 热空气上升 风的形成 热气球 冷空气下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