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04758

第五课 第2课时 预防犯罪 教案

日期:2024-04-3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411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五,2课时,预防犯罪,教案
  • cover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2课时 预防犯罪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依据】 ? 成长中的我 2.5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3.4 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 能力目标: 使学生通过探究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矫正不良行为。 知识目标: 了解犯罪的基本特征,知道犯罪的危害和后果,预防犯罪。 【教学重点】 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杜绝不良行为 【教学难点】 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情景所需幻灯片、导学案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 【教学方法】 ???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青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美好的,青春只有一次!青春本该是五彩斑斓的,却有人留下了深深的遗憾,走上青春不归路。在2017年5月份,沙河市发生了一起惨案……而罪魁祸首的竟然是3名少年,我们一起来看下视频。 【播放视频1】 三名少年抢劫杀人最终抢了司机师傅15元和一部手机,他们也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最终被刑事拘留。他们的行为让我们痛心!怎么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让我们进入这节课———预防犯罪。(板书) (设计意图:以我们身边的青少年真实犯罪案例导入,让学生有所感悟,起到警示作用,导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 环节一(自主学习):了解罪与罚 活动一:了解犯罪的含义和特征 教师:同学们,你们对上述发生的案件感到震惊吗? 思考:三名少年的行为是犯罪吗?什么是犯罪?它有哪些特征?又要受到什么样惩罚?(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犯罪的含义是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那么我们结合视频内容,分析犯罪有哪些特征呢?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犯罪的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法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同时也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多媒体展示) 活动二:1.了解刑罚 思考:三名少年他们受到什么处罚?刑事拘留:刑罚处罚 2.? 刑罚的分类 学生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多媒体展示) 3.知识点拨:校园法治报报道,16周岁的郭某因沉迷网络暴力游戏不能自拔,在现实生活中故意致人重伤,走向了犯罪道路。郭某说,我还是未成年人, 思考与讨论: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对吗? 展示法律知识点拨: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上海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贩卖毒品、防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教师总结:1.阅读教材P55“相关链接”可知,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刑罚处罚的想法是错误的。 环节二:加强自我防范 活动三:析案例,理知识 【过渡语】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三名青少年的行为,到底是什么才会让他们走上这样一条青春不归路?我们了解这个案件今后该怎么做呢? 1.【播放视频2】小组活动:讨论2分钟,选代表回答。 教师:三名少年现在身在何处呢?(监狱)入狱之后他们想到了什么?(家) 学生活动:提取材料关键词:监狱、家人 教师:原来跟家人发生矛盾,如今却想念家人,现在后悔为时已晚。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犯罪是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板书) (设计意图:观看视频,引导学生提取视频中的关键词,通过三名少年的悔恨,思念家人,引导学生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