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05869

5.2 预防犯罪 课件(26张幻灯片)

日期:2024-05-01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0480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预防犯罪,课件,26张,幻灯片
  • cover
(课件网) 5.2 预防犯罪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 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犯罪的危害性,懂得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重点:犯罪的基本特征。 难点: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犯罪是最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受到刑罚处罚。本节课首先我们学习下面3个触犯刑法的案例。 新知导入 材料链接:《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我国刑法对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规定了刑罚。査阅刑法,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砸破汽车玻璃偷盗车内物品属于盗窃罪 材料链接:《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非法食品添加剂,属于犯罪行为。 材料链接:《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为了逼对方还债而绑架他人属于犯罪行为。 这三则事例说明当事人的行为不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而是触犯了刑法,构成了犯罪。那么,什么是犯罪、犯罪应受什么处罚、如何预防犯罪,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即将学习的内容———预防犯罪。 阅读教材P52—53内容,回答: (1)什么是刑法?有何作用? (2)什么是犯罪?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含义 刑法是明确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的法律。 作用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什么是犯罪? 犯罪的基本特征 犯罪的特征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犯罪,首先看他的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如果社会危害性不大,就不能认为是犯罪。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并不都是犯罪行为,因为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有大有小,只有对社会的危害达到触犯刑法的严重程度时,这种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 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对不同的造法行为,分别采取不同的强制方法。如果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制裁,而犯罪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相关链接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的标准。 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 通过对比上述行为,我们可以看出,根据殴打他人的行为造成的危害不同,违反的法律以及受到的处罚也不同。殴打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