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510453

1.4蚯蚓的选择 教案

日期:2025-10-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146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蚯蚓,选择,教案
  • cover
《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 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 ?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自然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教师或学习伙伴等)的帮助指导,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综合上述观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是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不断对原有认知结构重新建构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指导,本课将采取“探索———建构”的教学模式,改革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传授灌输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方式。依据小学科学知识的发展规律与小学生学习科学的认知结构发展规律,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将科学探究真正作为科学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途径,使学生的认识过程按照知识建构的科学模式发展,并以此指导学生的思维活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 1.教学内容 ? ? 《蚯蚓的选择》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四课。在本课中,教材作出了这样的安排,首先提出问题:植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动物也是这样吗?接着引导学生猜想蚯蚓喜欢生存的环境。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并指导学生做探究实验,记录观察结果,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合理解释,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及生存环境的图片,讨论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并列举其他事例。 ? 2.教学方法 ? ?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结合本课特点,采取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查阅资料法等教学方法。给全体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提问、猜想、设计、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收集、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探究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组内讨论、组间交流形成合理的实验计划,再组内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操作,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培养科学协作精神。搜集科学资料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方式,也是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本课布置学生课前有针对性的查阅资料,既为“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这一概念的导出做了知识上的准备,又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学情分析 ? ? 知识方面,学生在三年级上册《蚯蚓》一课中,已经学习了蚯蚓的身体结构及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并在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前三课探究中知道了植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这两点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能力方面,五年级是学生从低段进入高段的一个开始,学生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如观察、假设、简单实验、合作、记录等。进入高段的科学学习将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比如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等。兴趣方面,小学生对于身边的生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对于科学实验充满兴趣。 四、教学目标 ? 1.科学概念: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里;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 2.过程与方法:掌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