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510459

1.7改变生态瓶 教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107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改变,生态,教案
  • cover
改变生态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减少水和添加鱼、水草会引发生态瓶的变化; 2、让学生亲身经历改变生态瓶的条件,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能坚持进行观察日记和记录; 3、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对比实验,能够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真实地记录观察到的数据; 4、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的探究学习手段,使学生在获得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5、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探究与生活息息相关,做到课上有科学,课下有科学。 教学重点:能够严格控制对比实验进行实验观察活动,坚持记录,分析数据。 教学难点: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够总结实验结论。 教学准备:水草、水生小动物、水、砂子、生态瓶、实验鱼、手表。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 学生学习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请同学们观看图片。看到了什么? 2、通过上一次课的学习,我们制定了制作生态瓶的活动,同学们都带来了吗? 3、那就展示出来吧!同学们是否有兴趣看一看其他小组的作品? 4、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来参观一下其他小组的作品。 5、同学们参观了其他小组的作品有什么要说的吗? 6、通过这次活动,老师发现、同学们积极性很高,制作的生态瓶各式各样非常漂亮。你们在观察过程中有哪些发现? 7、同学们的发现还是有很大差异的,知道为什么吗? 8、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改变生态瓶的条件,看看会有怎样结果?同学们愿意吗? 9、今天我们就来进行具体的研究———改变生态瓶。(板书课题) 生态瓶。 带来了。(并展示) 轮流参观。 说出看到的作品特点,比较出自己的不足,尤其是看到有的作品水多(少),水草多(少),小鱼多(少)。 我们发现小鱼们有时钻到水草下,有时游到水底,有时又和别的小鱼绕在一起游来游去。有说鱼很早就死了的,有说鱼还一直活着的。 可能是是因为生态瓶给生物带来的生存条件不同造成的。 愿意。 通过实物图片,利用学生的观察情况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通过参观,发现其他作品的优缺点与自己的作品作对比,未发现问题奠定基础 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引发探究欲望。 二、实验探究: 1、 根据同学们的养殖经验,谁愿意说一说我们可以改变生态瓶中的那些条件? 2、我们就选择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增加生态瓶里的水草;增加生态瓶里的鱼这三种改变方式来进行实验探究,同学们可以小组商量一下选择你们组想要探究的一组实验,并且讨论你们的猜测结果是什么?。 3、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根据你们的选择讨论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法,注意每组都要有对比试验。 4、同学们的试验方法既然已经确定好了,在实验探究之前,请同学们注意——— A、细心观察小鱼的动态, B、各组实验以3分钟为时间界限,观察两次, C、填写实验记录单。 那就开始研究吧。 可以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可以增加生态瓶里的水草;可以增加生态瓶里的鱼,等等。 自由选择,说预测结果。 学生介绍实验探究的方法: 选择2个生态瓶,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些,另一个水量多一些,两个生态瓶的鱼和水草数量都是相同的。 选择2个生态瓶,其中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少一些,另一个水草多一些,水量相同,鱼的数量也相同。 选择2个生态瓶,其中一个生态瓶的鱼少一些,另一个鱼多一些,水量相同,水草数量也相同。 展开实验观察。 通过提出问题,对问题结果产生预测,引发思考。 通过讨论设定具体的实验方案 通过小组成员协作交流,共同制定完成。 根据实验方案展开集体探究,进而了解实验观察中的具体要求和细节。 三、汇报总结: 1、请同学们把你们的实验记录单交到展示台。(创建图表分析) 2、我们先来看看减少生态水的实验记录单,看看可以发现什么。 3、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从生存空间、氧气量、浮出水面次数这三个角度进行简单的分析。 4、 我们再来看看增加水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