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17619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下册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共34张PPT)

日期:2024-05-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39202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部,发展,PPT,34张,挫折,编版
  • cover
课件34张PPT。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东欧八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亚洲六国:中国、老挝、越南、朝鲜、蒙古、柬埔寨拉美一国:古巴一、社会主力量的壮大苏联模式的推广 “经互会” (背景、成员国、评价)(2)政治:加强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苏联模式全方位改造。(1)1949年 中苏建交、第一个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中苏关系(2)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1)经济:1949年,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苏联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经济纳入计划经济轨道。 斯大林取消了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照苏联模式整改。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953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开始改革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956年,苏共二十大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1、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 政治上: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秘密报告”: 报告很大胆,后果很严重。 1956年,苏共二十大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相关 史事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 苏联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1926--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只有1.5%。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第二个核大国之时,每年皮鞋产量仅163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经济上: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赫鲁晓夫看到美国种玉米对发展畜牧业收益甚大,于是强行要求在苏联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1953年全苏的玉米播种面积只有350万公顷,赫鲁晓夫却要求到1960年扩大为2800万公顷,八年中要增加七倍。由于玉米是干热气候作物,而苏联很多地区日照量不够,玉米经常结不了穗。赫鲁晓夫的玉米种植计划遭到了集体农庄庄员的消极抵制,最终彻底破产。 影响(或评价)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年)评价:仍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反而使苏联模式僵化 经济: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加强军事势力,优先发展重工业 勃列日涅夫在任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苏联的一些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 抗衡,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大国。 但它的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勃列日涅夫改革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目的: 内容: 影响:先经济改革(实施加速经济改革方案),后政治改革(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国家权力分散,导致苏联解体改革苏联经济发展的停滞局面实质:社会制度改变催化剂:“八一九事变”三、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苏联解体1991年8月19日发动政变, 试图挽救苏联失败。戈尔巴乔夫辞职,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1991年底,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罗马尼亚东欧剧变:波兰推倒柏林墙德国签订统一条约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布拉格之春 苏联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