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20902

4.1.3 北方的民族交融(课件)18张PPT

日期:2024-05-22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26789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4.1.3,北方,民族,交融,课件,18张
  • cover
课件18张PPT。西晋十六国东晋宋齐梁陈南朝(定都建康) 420-589 四世纪初到五世纪前期,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国家,连同西南的成汉,统称为“十六国”西晋十六国东晋宋齐梁陈南朝(定都建康) 420-589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朝 386-581 北方的民族交融1、时间: 2、五胡: 3、地点、规模:东汉、魏、晋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关中地区少数民族占到总人口的一半一、北方、西方少数民族内迁 看图4-6,碑文记载了长安附近生活着多少个少数民族?说明关中地区出现了怎样一种普遍现象?碑文记载说明长安附近生活着匈奴等十二个少数民族,当时关中地区民族长期杂居,相互交融。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交融,民族界限日益模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洛阳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饮食、服饰、家具、音乐、舞蹈、牲畜选种改良……你知道凳子椅子的来历吗? 汉人最初是席地而座,即以席为坐。这是一种很不舒服的坐姿:下肢极易酸麻,久之还可能变形。所以,当高坐具的胡床传入中原后,很快受到部份汉人的欢迎,原来的跪姿转变成了坐姿。胡床最初是一种可开可合,无靠背的折叠凳,携带方便。汉人使用胡床,开始只见于军旅,到了北朝,从宫廷到民间都有人以胡床为坐具。民族交融的方式: ①民族迁徙与杂居 ②冲突 ③友好交往 ④少数民族政权改革3.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后改称魏王。398年正式定国号为“魏” ,史称“北魏”,定都平城。七月,道武帝拓跋珪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长期纷乱割据的局面。 孝文帝原名拓拔宏,改姓氏后为元宏,生于467年,卒于499年,他四岁即皇帝位。即位19年时,冯太后去世,开始独揽朝政。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意,览之便讲,学不师授,探其精奥……才藻富瞻,好为文章,诗歌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时间 人物 背景 目的 内容 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494年孝文帝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②黄河流域民族融合成为趋势。③魏孝文帝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为了更好的接受中原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①②洛阳曾是东汉、西晋的都城,政治、经济、文化积淀较深。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 ———《资治通鉴》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猜猜这是哪一条变法内容?改革鲜卑旧俗,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你发现左图与右图中的服装有什么区别吗? 右图的服装具有明显的汉族服饰宽袍大袖的特点;左图的服饰为窄衣、小袖的胡服。 规定官员和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口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改鲜卑族的姓氏为汉族姓氏,把皇族姓氏由拓跋改为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鲜卑族服装和姓氏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北方少数民族在生活习俗上受到汉族文化的深刻影响。 孝文帝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他以后的皇帝均已“孝”为谥号,说明北魏皇室已接受了儒家思想。北魏皇帝的谥号又说明了什么? 内容 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改用汉姓改穿汉服迁都洛阳与汉族通婚学说汉语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