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教者 教学内容 《一个妈妈的女儿》 课标分析 本首歌在第一单元“我的祖国”的主题当中,使学生在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自己的爱国热情,藏族和汉族亲同一家,这首歌很好的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心连心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言语朴实简练,主题鲜明的儿童歌曲。其曲调采用了川藏地区的民歌音调为素材,使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它热情地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祖国妈妈无比热爱的心情。 歌曲为2/4拍,羽调式,由五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第一、二乐句是曲调的重复变化,旋律从低声区进入,流畅而又舒展。歌词将“太阳和月亮”、“长江和黄河”比拟成一个妈妈的女儿,形象非常生动,起到了借景抒情的作用。第三乐句“啊”及八度大跳一下子把情绪推向高潮,充满激情地唱出了“我们的妈妈叫中国”。突出了主题,表达了儿女们对祖国妈妈发自肺腑的心声和崇敬的心情,第四乐句又运用了八度大跳,使得这一情感更为深情。最后结束句在重复变化了前乐句后,音调向上高扬,最后结束在主音“la”音上。 教学 目标 1、聆听歌曲翻唱,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学唱歌曲,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感。 唱熟歌曲后,用西藏舞的基本舞步,边唱边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体悟感情。 难点:唱好八度大跳,科学指导演唱技巧。 教学策略 采用听唱法教学。 对于此歌音域较广“3—6”,节奏较复杂,对于三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宜才用听唱法,反复多听几次,再模仿学唱,低声区的声音不要压、要放松,高音不要喊叫,用些假声唱。 为降低难度,可分为两部分学唱,先唱第1—12小节曲调,唱会巩固后再唱后面部分。在歌词方面要先唱好第一段,熟练流畅后,再唱第二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目标达成预测 导 入 环 节 谈话导入 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他们的妈妈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板书课题。 认真听录音 交流课题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课题更加深了理解。 聆 听 歌 曲 范 唱 讨论歌曲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 你听了这首歌后,心中有什么想法? 范读歌词。 交流感受。 齐读歌词。 通过教师有感情的范读歌词和学生齐读歌词,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为整堂课的音乐教学营造气氛。 学 唱 歌 曲 学 唱 歌 曲 先唱第1—12小节曲调。 再唱13—26小节曲调 找一找歌曲的第12小节到哪里?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此歌音域较广“3—6”,节奏较复杂,我们要反复多听几次模仿学唱。 听范唱录音,认识感受歌曲旋律。 听范唱录音,感受歌曲从“啊”开始,音调高昂。 教师点拨:低声区的声音不要压,要放松,高音不要喊叫,用些假声唱。 同桌合作学习交流。 指名汇报交流。 用听唱法学习歌曲1—12小节 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后面部分。 有感情演唱这首歌曲的第一段。 试唱第二段。 为降低难度,全曲分为两部分学唱。 先唱第1—12小节曲调,唱会巩固后再唱后面部分。 在歌词方面,要先唱好第一段,熟练流畅后,再唱第二段。 拓展延伸 编创动作、表演,边跳边唱。 介绍西藏舞的基本舞步。 熟练、流畅地演唱歌曲。 通过舞蹈表演。学生加深理解歌曲内涵。 课堂小结 你学了这首歌,有什么体会写下来! 板书设计 一个妈妈的女儿 太阳、月亮→光明 女儿 长江、黄河→海洋 妈妈 藏族、汉族→中国 五十六个民族→中国 教学反思 这首歌音域较广,节奏较复杂,对于六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学生是否能学好,能学会,我心中没底。可没有想到,在采用听唱法,反复放范唱录音给学生听几遍后,学生非常喜欢这首歌,能跟着曲调唱得很到位,不管是低音,还是高音,以及第3、6、9小节的拍节等都能唱上来,我心中很是惊喜。我真的很感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