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25214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6课 三国鼎立

日期:2024-04-2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383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16课,三国
  • cover
第16课 三国鼎立 教学目标: 1、了解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过程、掌握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2、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表演、设身处地、史实辩析、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三国代表介绍本国经济等方式,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提高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曹操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结束后,问: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哪一课吗?学生响亮齐答:《三国鼎立》。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哪三国?你知道吗?三国形成的历史与大家所熟知的哪些历史人物有关系呢?下面请大家猜想一下,好吗?(生答:曹操、诸葛亮、刘备…)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第18课,就可以找到答案。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 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通过下列表格,你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战争名称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能简要叙述两次战争的故事。 3、说出本课涉及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4、三国鼎立形势表 政权名称 时间 创建者 都城(今名) 魏 蜀 吴 三国时期,各国经济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国时哪一政权和台湾有往来?有何意义?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㈠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3分钟) 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分析其原因。 要联系前面所学知识综合分析: 官渡之战中曹操战胜的原因: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的政治地位;②经济上,采取了恢复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的一些措施;③曹操善于用人,战略战术正确。 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的原因:①曹军不习水战,曹操骄傲自满;②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③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 2、读三国鼎立形势图,思考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联系并思考:有人说曹操是:“治世之英雄,乱世之奸贼”,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曹操呢?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共同形成答案。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评价历史人物要抓住其事迹一分为二的去进行,既要肯定其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戏曲舞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依你之见呢? A: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 B:“治世之英雄,乱世之奸贼” C: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D: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 师:从刚才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很全面,对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这里,老师仍然要提醒大家的是: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客观公正,树立科学的评价方法,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利用板书小结本课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五、知识点训练: 1、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 统一天下 B. 消灭袁绍 C. 废汉称帝 D. 建立魏国[ 2、杜甫的“功盖分三国,各成八阵图。”的诗句主要赞颂的是 A.曹操 B.刘备 C.周瑜 D.诸葛亮 3、 下列事件与台湾有关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