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的运动 【教学目标】 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及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4.通过观察某种脊椎动物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5.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 6.认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7.关注运动系统的健康,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关节和肌肉协作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组织学生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 2.播放“动物的运动方式”视频,引导学生说出: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同,不同动物的运动器官也不同。 3.设疑:动物是怎样通过运动器官完成各种动作的呢?今天,我们将以哺乳动物为例,进行探究、学习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观察图片,思考回答。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 ? ? ? ? 课堂教学 (一)以哺乳动物为例,认识运动系统的组成 1.组织学生活动:体验屈肘和伸肘动作,想一想,这个动作有哪些结构参与?如果肘关节受伤了,还能正常完成这些动作吗?如果相应的部位发生骨折或肌肉拉伤了呢? 引导学生答出: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肌肉和关节构成的。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离不开骨、关节和肌肉的密切配合。 2.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1)观察教材家兔骨骼图,说出前肢和后肢分别由哪些骨组成。小组讨论:骨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2)取猪的关节,用两手握住两侧骨使关节转动,了解关节的灵活性,然后对照教材模式图剖开关节,观察关节的结构。用镊子撕开关节囊,用手指触摸关节软骨及腔内的液体,有什么感觉?分析关节对运动的意义。 (3)取一个完整的鸡翅(已除去皮肤),观察肌肉,识别肌腹和肌腱。观察肌肉是怎样附着在骨上的?一组肌肉的两端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还是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小组讨论:这种附着方式对运动有什么意义?观察肌肉、关节及骨三者的位置关系。请小组讨论并以简图的形式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位置关系。 3.探究活动的实施过程如下。 (1)观察教材家兔骨骼图,说出前肢和后肢分别由哪些骨组成。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身体找出人体的上肢骨和下肢骨。 展示骨连接图片,介绍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类型:不活动的骨连接、半活动的骨连接和活动的骨连接(关节)。 (2)组织学生观看“猪的关节”视频,并进行实物观察,在了解关节的灵活性后,对照教材模式图剖开关节,观察关节的结构。分析概括关节对骨运动的意义及关节的特点(既牢固又灵活)。 分析大吊车的哪些部位相当于关节? 组织学生活动“找出人体四肢的关节”,使学生明确:上肢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下肢有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 分析进行体育运动时,哪些关节容易受伤?我们应当怎样保护关节? (3)取一个完整的鸡翅(已除去皮肤),观察肌肉,识别肌腹和肌腱。观察肌肉是怎样附着在骨上的?一组肌肉的两端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还是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这有什么意义????? 展示人体骨骼肌分布图,介绍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叫骨骼肌,成人体内大约有600多块骨骼肌,约占体重的40%。 展示骨骼肌的结构图,介绍骨骼肌内还含有血管和神经,说明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说明骨骼肌具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展示上臂肌肉图,引导学生观察:骨、关节和肌肉三者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你能用简图的形式表示三者的关系吗?(组织学生将三者的关系图画在纸上,找学生代表到黑板上画图展示) 4.师生共同总结“运动系统的组成”概念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