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墨 画 教材出处:第九册第十课 教材分析: 指墨画是一种传统的作画方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到了现代,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创新,但指墨画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未能引起重视。其实,用手指作画与用毛笔作画一样,都能产生奇妙的效果。指墨作画,所产生的特殊风格与情趣又是毛笔难以达到的,它与水墨画、泼墨画一样都能引起孩子们的极大兴趣,从而开创一块儿童绘画的新天地。 本节课让学生通过用手指画蟹的探索与实践,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充分欣赏并了解祖国优秀传统指墨的特点及表现力,体验、感受指墨的艺术之美。 教学目标 1、认识指墨画的基本概念,了解指墨画的艺术特点。 2、学习指墨画的基本知识与技法,运用指墨技法画出不同姿态的蟹。 3、感受指墨画独特的韵味美感,体验指墨画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运用指墨技法画出不同姿态的蟹。 难点:灵活运用不同手指部位作画,体现水墨效果。 教具 师:范画1张 墨 碟子 板书(技法、空白大纸 墨色) 生:30*60开纸1张 16开纸1张 毛笔 布 水桶 碟子 墨汁 教学过程: 一、示图分析,揭示课题 1、谈话了解,蘸墨画线 师:同学们,在人民日报出版的这本杂志中,老师发现了一幅有意思的国画作品。它是有浙派人物画代表,国美教授吴永良老师画的,你们猜,它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生:…… 师: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能绘画出中国画,中国画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国家名字命名的画种,是中国人的骄傲。这幅画确实是中国画,但它不是用毛笔画的。 生:…… 2、揭示课题 师:用手指来画的中国画叫指墨画。 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杂志中的指墨作品,让学生猜猜作画的工具,设疑引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吴永良老师为媒介,为下一环节埋下伏笔。 二、深入研究,指墨技法 1、对比分析,线条墨色 师:我们一起画一条线,用手指画有什么感受? 生: 师:我再画一笔 师:我们来比较刚才的两笔,有什么区别? 生:……(板书:长短 粗细 浓淡 干湿) 小结:是的,同学们刚才说的正是国画的精髓———墨味,墨有浓淡的变化,有干湿的变化,古人将墨分成五色:分别是焦浓重淡清。 【设计意图】:学生初步尝试用手指画线,感受用手指画与毛笔画的区别。在分析教师画的两条线的过程中,感受墨色的变化,给学生一种引导:不管是指墨画还是毛笔画,都要讲究墨色的变化。 2、多次尝试,了解技法 师:大家观察到了没有,我画粗线的时候,用了手指哪部分?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试试用手的其他部位来作画,看看能画出什么效果? 师:你画的是……,用手的哪部位?这种技法叫……? 生:…… 师:同学们非常棒,已经学会了指墨里多种技法,会点墨,会勾线,能用手掌压,指背擦。 【设计意图】:从第一次尝试到这环节的多次尝试,层层递进,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在体验中总结,在总结中相互学习。 3、指墨历史,代表人物 师:我们基本了解了指墨的技法,下面来比较指墨作品和用笔画的中国画,这幅都是吴永良老师的画的,画的还是同一个人,指墨画给我们什么感觉? 师:吴永良老师画的是他的老师,我国著名的画家,指墨大师潘天寿先生。潘天寿先生将指墨画发扬光大,创作了大量的精品,在国画历史上是里程碑式的人物。这是教材中他的作品。 师:同学们在这张《睡猫图》中找找哪些地方用了哪些技法?这些技法还能画什么? 师:有人评价潘天寿的指墨作品是“前有古人,后无来者”。追根溯源,那谁是指墨画第一人呢?据资料记载,唐朝就有张彦远用指头作画,可是大家都没有找到他的作品,直到清朝出现高其佩,他完善了指墨技法,独创了手指画艺术,所以也有很多人称他是指墨第一人。 师:高其佩的指墨作品涉及很广,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均有。 【设计意图】:从吴永良教授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