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533960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五单元 星球探索 首师大版

日期:2025-09-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250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五,单元
  • cover
月球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知道月球的形成,初步建立月球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会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月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课外能积极收集与月球有关的资料,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有关月球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月球的概念。 难点:掌握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月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月球是什么样的? 二、活动推进,观察探究 1.认识月球 小组讨论和交流(资料可以是文字或图片),再汇报交流。 归纳总结:月球是一个球体。它本身不发光,皎洁的月光实际上是太阳光照到月球上的反射光。月球和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00千米,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体积的1/49,物体在月球上的重量约是在地球上的1/6。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植物, 也没有动物。月球上昼夜的温差较大,白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温度最高可达127°C,而到了夜里又降到了零下183°C。月球表面由岩石和尘土组成,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其中有四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石 、张衡、祖冲之、郭守敬的名字分别命名的。后来,通过对月球的拍照、 实地考察以及对月球岩石等标本的研究 ,人们对月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近年来,我国已经启动了探月工程,正在探索月球的更多秘密。 2.制作月球模型 探究如何建立月球模型,讨论需要的数据。按倍数比例缩小处理数据。 全班讨论并确定行星大小建模的比例,学会处理行星直径数据计算,按比例关系填写表格。 制作模型。 三、汇报展示,建构新知 让四个学生配合,实验已经填写报告。 四、延伸课堂,拓展观察 今天我们学习了月球的概念,并学会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月球。 最后,给大家出一道课后思考题:月球上是否有生物? 太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太阳对地球万物的重要作用。 2.了解有关太阳的一些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太阳对地球万物重要性。 2.对有关太阳的知识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太阳对地球万物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有关太阳的一些知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万物生长靠太阳吗? 新课讲解: 一、太阳给地球带来了什么? 1.太阳直接给地球提供了光和热。 2.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成为大气、水运动及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 3.煤炭、石油等矿产的能量是古代生物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能还可以被太阳灶、太阳能电池等装置被人们直接利用。 5.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万物会怎么样。 二、能量巨大的太阳 太阳从中心向外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层和大气层。核反应区半径约是太阳半径的1/4,其间进行的氢核聚变提供了太阳经久不衰的巨大辐射的能源。在辐射区内,通过光子的多次吸收、再发射过程把核反应区发射的高能γ射线变成低能的可见光和其他形式向外传送到对流层。对流层里物质的对流、湍流(及湍流产生的噪声)和大尺度的环流把太阳内部的能量传输到太阳表面,并通过光球辐射出去。 太阳每分钟发出的总能量约为每分钟2.273×1028焦。而地球上仅接收到这些能量的22亿分之一。太阳每年送给地球的能量相当于100亿亿度电的能量。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无污染,是最理想的能源。 月食和日食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知道月食和日食的内容,初步建立月食和日食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会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月食和日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课外能积极收集与月食和日食有关的资料,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有关月食和日食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月食和日食的概念。 难点:掌握用收集资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