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533964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18 声音的变化 首师大版

日期:2025-09-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402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声音,变化
  • cover
声音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认识音量。知道声音的强弱用音量表示。理解音量的变化是物体的振动的幅度变化引起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认识音高。知道声音的高低用音高表示。初步理解音高的变化是物体的振动快慢变化引起的,物体振动得越快,音越高;振动得越慢,音越低。 2、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物体的振动和发出的声音,并能给听到的声音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分类。? 3、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培养对观察结果反复验证的习惯。 教学重点: 音量的变化是物体的振动的幅度变化引起的,音高的变化是物体的振动快慢变化引起的。 教学难点: 音高的变化是物体的振动快慢变化引起的。 教学准备:?教师:鼓一个、鼓锤、吉它一把、4个装有不同量水的杯子、三支装不同水的试管、大小音叉发声装置各一个。 学生:钢尺一把、一块钉钉子的木板、1根橡皮筋,口琴、钢管琴等乐器、餐巾纸、记录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出示堂鼓,师敲击鼓,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引出对音量的认识。 师吹奏口琴,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高低变化,引出对音高的认识。 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造成声音发生高低、强弱变化的秘密。(板书课题:声音的变化) 二、探究声音的强弱与尺子振动的幅度之间的关系 1、提出实验任务:老师给每个小组一支钢尺,你们能不能用这把钢尺也使声音发生变化?我们应该怎样操作呢,请同学们看幻灯。(放幻灯:实验任务和方法1、先轻轻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多大,听听声音的强弱;再用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有多大,听听声音的强弱。2、反复做3次;3、认真填写好实验记录单(一)。) 2、理解“振动幅度”的含义。 3、学生小组合作实验,完成以下实验记录。师巡视指导。 实验记录单一: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记录 实验操作 看到振动幅度大小 听到声音强弱 轻轻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思考: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 4、请学生到讲台前用投影展示实验记录,汇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并理解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之 间的关系。(师板书:强 振动幅度大 弱 振动幅度小) 5、引导通过观察击鼓的现象,验证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 三、探究声音高低的变化与物体的什么特点有关系 1、通过吹奏《小星星》的一段乐曲,引入探究声音高低变化与物体振动速度的关系:谁来说说是什么乐曲?刚才老师在演奏过程中,声音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好吧,下面让我们用钢管琴、口琴和橡皮筋来发出音高不同的声音。(幻灯出示:利用钢管琴、口琴和橡皮筋发出音高不同的声音。) 2、师提问:你打算用什么办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钢管琴用什么办法,口琴呢,橡皮筋呢? 3、提出思考:(1)钢管琴哪个部位的音高较高,哪个部位的音高较低,我们发现它的音高与钢管琴的什么特点有关?(2)口琴是靠什么振动来发出声音的?它哪个部位的音高较高?哪个部位的音高较低?我们发现这与口琴的什么特点有关?(3)仔细观察,当音高不同时,橡皮筋的振动有什么变化? 4、引导学生首先进行橡皮筋的实验,幻灯出示实验要求:(1)先把橡皮筋连接在两根近距离的铁钉上,再连在两根远距离的铁钉上,每次尽量用相同的力度弹拨橡皮筋。(2)轻声实验,耳朵靠近橡皮筋,倾听橡皮筋发出的音高。(3)重复实验3-4次,完成实验记录3。 5、学生分组进行橡皮筋、钢管琴和口琴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3。师巡视指导。 实验记录单三:物体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的关系 实验操作 看到振动快慢 听到声音高低 弹拨放松的橡皮筋(粗) 弹拨拉紧的橡皮筋(细) 想一想:物体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有什么关系? 6、学生汇报,师作重点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