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534044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1 科学在我们身边 首师大版

日期:2025-09-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96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我们,身边
  • cover
科学在我们身边 【教材分析】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层出不穷,但是大部分都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一般小学生是不会对科技新产品、新事物表现出太多的关心和注意的,为了让学生建立起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意识与态度,本课从做科学小游戏、科学小实验以及介绍科学新产品、科研新成果的角度编排了探究内容。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感受科技的进步;强化“我也能够做科学”的意识,增强学科学的信心;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科学。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 2.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喜欢大胆想象与未来科技有关的内容;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 3.科学知识: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理解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观察各种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对科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并意识到科学在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 玻璃管、塑料瓶、蜡烛、木块、漏斗、烧杯或玻璃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在玻璃杯口上放一个塑料垫板,垫板肯定不会掉下来,如果在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吗? (二)教师做演示实验。 (三)学生实验。 (四)教师:这个小实验包含着科学道理,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这样的现象,只要你细心地观察,你就会体验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探究身边的科学开始。 二、探究过程。 (一)我们来做小实验。 1.不借助双手的力量,能站起来吗? (1)学生热身活动:起立、坐下、起立、坐下。交流自己在做这个小实验时的感受?(让学生根据刚才做的活动进行猜测,以便在做下面的实验时产生科学的想法。) (2)讲解、演示实验方法与要求:让一名学生端坐在讲台前的椅子上,双脚着地往前放。教师把手指放在他的额头前,不让他的身子向前倾,猜一猜,这位同学能站起来吗? (3)学生猜测并说出理由。 (4)分组实验:按照实验要求,两个同学一组实验。 (5)交流、分析实验结果:自由猜想坐在凳子上的同学无法站起来的原因。 (6)教师小结:这个简单的小实验包含有比较深奥的科学道理。至于究竟怎么回事,大家的猜想对不对,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解决这些问题。课下,同学们也可以继续研究,看还能发现哪些问题。 2.“吹蜡烛”实验。 (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在同学们的实验桌上有蜡烛、火柴、漏斗、瓶子、木块。隔着形状不同的物体吹蜡烛,会把蜡烛吹灭吗?思考其中的道理。 (2)学生预测:隔着什么物体能吹灭蜡烛?(强调实验注意事项:瓶子、木块和漏斗与蜡烛的距离必须相等;嘴与蜡烛的火焰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这个实验不是比赛吹蜡烛,而是试一试哪种方法能吹灭蜡烛。) (3)学生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让学生做实验可以更好地观察,从中找到科学道理。) (4)讨论: ①为什么隔着漏斗、瓶子能吹灭蜡烛? ②为什么隔着木块、文具盒、书本等吹不灭蜡烛?教师引导学生从物体的结构上寻找答案,并鼓励学生课下找更多的实验材料进行研究。 3.“吸饮料”实验。 (1)教师:我们在生活中喝饮料、喝奶时,常常用到吸管,利用吸管可以很方便地帮助我们喝到饮料与牛奶。今天,我们用两只吸管试一试。 (2)提出实验要求:在每个小组的实验桌上,都有消了毒的烧杯和吸管(应选择比较粗的吸管),同学们用两只吸管同时去吸饮料,一支插到饮料里,一支放在杯外,用嘴同时吸两个吸管,看能否吸到饮料。 (3)学生实验,教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