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34146

北师大版七上生物 5.5运输作用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940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生物,运输,作用,教案
  • cover
第5节《运输作用》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知识,并对生物学科有强烈的求知欲,本学期学过有关“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根吸收水分、植物体的构成”等知识,学生可以用已有知识通过实验分析、讨论来完成此课。但学生在学习七年级教材过程中,对实验法还不能熟练运用,有些知识尚不能表述得很清楚,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补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植物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2)识别导管在茎内的分布部位; (3)辨认导管的结构特征。 (4)说出植物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 (5)识别筛管在茎结构内的分布部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观察现象和实验结果的讨论与分析和得出结论,培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观察植物枝瘤的形成,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结合户外观察的长期性和困难性,培养坚韧的科学品质;结合显微观察的复杂 性和严谨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 1、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及结构基础。 2、有机物的运输及结构基础。 四、教学难点 1、观察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导管与筛管的比较。 五、提前准备 1、提起准备枝瘤标本; 2、提起一天准备好杨树枝条; 3、提起准备南瓜茎纵切的玻片标本。 六、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讲解法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利用第四节的第一个实验导入:在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有两个,一个是在塑料袋中有小水珠出现,另一个是锥形瓶中的水变少了,请问锥形瓶中的水到哪里去了呢? 生:到塑料袋中去了, 师:是怎么去的呢? 生:应该是通过茎来运输的 师:没有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运输作用:在运输作用中运输的是什么东西,方向是怎么样的呢?动力又来自哪里? (二)新授课 师:在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水可以通过茎来运输,那么到底是哪一部分在运输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将茎的结构学习一下了再说 由图可知,茎是有三部分构成的:即木质部,韧皮部以及在中间的形成层,而形成层是由分生组织构成,向内可以形成木质部,向外也可以形成韧皮部。 师:为了证明到底是哪一部位运输水,应该怎么样来做实验来验证呢?请结合教材同学设计;实验方案 生:(1)取相同大小的阔叶树枝两枝,一只剥去皮,一只不作处理 (2)将两枝都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 (3)再将两个装置放于有阳光,温暖的环境中两个小时 观察实验现象: 两只树枝的叶都变红了 两只树枝的木质部都变红了 树枝的韧皮部没有变红 液面下降了 由以上的实验现象可以看出: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与韧皮部没有关系,只由木质部来运输。 师:木质部能运输水和无机盐,导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通道,所以,导管在哪里? 生:导管是在木质部里。 师:请描述水从锥形瓶中运输到叶的过程 生:锥形瓶→茎的木质部的导管→叶 师:由此可以看出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的方向是怎么的: 生:由下向上。 师:那么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动力来自于哪里?(补充) 生: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得出实验结论: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在木质部中由下往上运输。 情境:在家里用刀在树上砍几刀后或者用铁丝将树套住挂衣服,时间久了会出现膨大部他,那么这些膨大部位是在刀砍的上方还是在下方? 生:在上方 师:为什么? 生:有可以是某些物质在这里堆积而成 为了证明回答的是否正确,那么我们就来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活动:在一株盆栽木本植物上选取一个枝条,用解剖刀在枝条中部剥除约一厘米宽的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用刀轻刮木质部表面,然后用少许凡士林涂沫环切部位,经过一两个月后,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而形成枝瘤。 师:描述切口上方和下方的形态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