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学生能够分清楚声音的强弱和高低;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发声物体越小、细、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反之就越低。 2、通过猜测和验证,获得证据,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 3、激发对乐器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分清楚音强和音高的区别。 教学准备: 1、学生每组一个音叉、小锤、水盒、玻璃杯。 2、教师:阮、麦克风、测试频率的软件、录像机。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进行游戏“下雨”。 2、根据游戏让学生找出小雨和大雨声音的区别。 1、按照教师的口令要求小雨和大雨的拍腿动作。 2、通过老师的提问,学生说出小雨和大雨声音有什么不同。(大小、强弱)。 学习新课: 一、声音的强弱变化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组织学生游戏 3、提问“小雨和大雨”的声音变化。 4、板书“声音的变化-强-弱” 5、出示PPT:实验一 6、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7、展示实验结果 8、出示视频:证实实验结果。 8、知识拓展:讲解声音的强弱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声音的高低变化 声音除了强弱变化之外,还有高低变化,你知道声音的高低是怎样变化的吗?(声音有高低的变化) 1、 出示PPT:实验二 2、找学生读 3、学生分组实验 4、小组讨论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5、展示实验结果 6、白板出示:风笛 7、总结出:越短的声音越高,越长的声音越低 8、出示软件:测量高低音的频率 板书:声音越高振动的次数越多,声音越低振动的次数越少 9、知识拓展:次声波与超声波。 学生听老师口令进行游戏,体验小雨和大雨的声音区别。 找一名学生读实验一的内容与要求。 学生实验,小组讨论,填写实验报告单。 记录员展示本小组实验结果。 找一名学生读实验二的内容与要求。 学生实验,小组讨论,填写实验报告单。 分享实验结果,展示实验报告单。 学生观察声音高低的区别。 1、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解答对本课不理解的知识。 3、作业:找出生活中声音强弱与高低的现象。 4、组织收实验器材。 5、下课。 1、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 2、师生再见。 板书设计: 声音的变化 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 声音的强弱 声音越弱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 声音越高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快 声音的高低 声音越低物体振动的频率越慢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