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全册知识点汇总 ★考点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西周BC1046年--BC771 东周(春秋BC770--BC476 战国 BC475--BC221) (1)分封制 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诸侯权利:世袭统治权、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分封制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稳定了当时政治顺序,扩大了统治区域。到西周后期,诸侯兼并,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2)宗法制? 特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政治上统治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团结. 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和政权的结合?? 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考点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统一过程:BC230-BC221(韩赵魏楚燕齐) 秦朝 BC221--BC207 (1)皇帝制度??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2)中央:三公九卿制?? 三公的职责:①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总领百官;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3)地方:郡县制?? 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加强了中央集权和统一国家的维护。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考点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西汉BC202--9 王莽新朝9--25 东汉25--220 (1)汉初郡国并行制?? 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局面,封国制的存在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后,被汉武帝逐步消除。 汉武帝时,任人唯才,形成中外朝制(内外制)削弱相权p13 (2)唐朝 618--907 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批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最高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作用:宰相权力一分为三,互相牵制、监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优点:分工明确,办事效率高;减少皇帝独断失误。(3)宋朝 北宋960--1127 南宋 11271276 两府三司制 设中书门下为政事堂,同平章事为宰相。为分散相权,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枢密院管军权,三司管财权。P13 (4)元朝 1271--1368 行省制度 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的名称,权力受中央节制,省官互迁。 作用:行省制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便利中央对地方管理,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是我们现在省制的开端。 (5)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不断加强对对方的控制和管理,国家的权力不断集中在君主手中。 ★考点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 1368--1644 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标志着至此中国古代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发展的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明成祖朱棣设内阁,为加强专制而设,没有法定地位,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职权范围不明确,不能统率六部,只是辅助皇帝处理国政主力机构。? P17 (2)清朝 1644--1912.2.12军机处? 雍正时设立,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中枢机构,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P18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具体说,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主要起进步作用。在封建社会晚期起消极乃至阻碍作用。 进步作用:(1)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2)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3)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消极作用: (1)经济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