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教材分析】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中的第四课内容。在前三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探索了多种物体的振动情况,并研究了振动的幅度和振动的快慢问题。学生研究声音时,已经开始将听到的声音与看到的振动联系起来。在本课,学生将探索改变振动长度的物体———尺子的声音。本课的活动将为学生提供积极观察振动产生声音的机会,学生将通过观察发现,伸出桌外的长度不同,尺子振动的频率不同,会使它发出的声音高低发生变化,这涉及到音高的本质的探索。 【学情分析】 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已经知道拨动尺子就能使尺子发出声音,有的同学甚至可以用一把塑料尺演奏一小段音乐,但是他们并不清楚尺子声音改变的原因,本课书正是要让学生在实验中去发现这一秘密。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知晓音量和音高的不同,也知道音高是由振动快慢引起的,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①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伸出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②长度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过程与方法: ①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面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 ②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振动长度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尺子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尺子长度越短,振动越快,音高越高。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完善实验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一本厚书、一把钢尺、活动记录单、油画棒。 教师准备:一个钢片敲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童趣玩具听音导入,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听音猜物的小游戏,好吗? 2、教师敲钢片,学生猜出物品:钢片敲琴。 3、过渡:钢片敲琴想继续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生:敢。 4、敲出高低不同两个音,让学生说出谁高谁低。 5、继续敲出4个音,学生从高到低排序。 6、引入:我们可以用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4个高低不同的音高。 7、设疑:每敲一个钢片,发出声音的音高都不一样。为什么钢片会发出不同的音高?生猜测:尺子长度。 8、过渡: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尺子的音高变化吧!(板书课题) 二、探究尺子的音高变化 1、回忆:如何能让尺子振动发出声音?生:把尺子紧紧压在桌子边缘,拨动尺子就能听到尺子振动发出的声音。 2、教师出示课件:按压尺子的正确方法的图片。 3、提问:如何改变发音尺子的长度?生:按照尺子的刻度在桌子上伸出不同厘米数就改变了长度。 4、制定研究方案。 (1)小组讨论制定研究方案并汇报。 (2)教师综合各组汇报完善学生的方案,并统一了4个长度:8厘米、12厘米、16厘米、20厘米。 (3)课件出示温馨提示,学生齐读。 (4)各组进行预测并完成记录单中预测一项。 (5)选一组汇报猜测。 5、进行探索实验。 (1)分组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2)请3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其余小组认真听取汇报,老师给予表扬。 6、制作音高变化柱状图。 (1)回忆制作柱状图的方法:对照记录单的数据把相应的长度对应的音高涂色。 (2)小组内制作柱状图。 (3)各组组长把本组的柱状图上台展示,全班给出评价。 7、分析得出结论。 (1)提问:谁能根据实验记录单和音高变化柱状图说说是什么使得尺子的音高发生变化?生踊跃回答自己的想法。 (2)小结:正如大家所说,尺子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相反地,尺子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音高越高。(板书) (三)总结、延伸。 1、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说说钢片敲琴的琴音为什么会不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