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545214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三角铁和铃鼓》人教新课标(2014秋)

日期:2025-09-17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885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
  • cover
《三角铁和铃鼓》教学设计 (学乐器) 一、教材分析 三角铁:用细钢条弯制成三角形的打击乐器。用一金属棒敲击,发音清脆悦耳,穿透力强,适宜做较简单的节奏敲击,也可将金属棒置于三角铁环内转动奏出“滚奏”效果。 铃鼓又称“手鼓”,由鼓框(一圈鼓框上开有若干长条型孔,每个孔中安装有一对小钹;有的铃鼓还在一圈鼓框上悬挂几个铜铃)和鼓皮两部分组成。 鼓框:一般为木质结构;小钹:铜制; 鼓皮:多用羊皮制成。铃鼓属单皮膜鸣乐器,直接用手敲击发声,无固定音高。具有简易、轻便的特点,演奏时一只手提鼓身,另一只手敲击鼓面,可同时发出鼓声和钹声。音色清脆、明亮,还可发出急速而美妙的震音。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两种打击乐器的外形、音色。 2.能用正确的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3. 能正确地读或拍出二声部合奏。 三、教学重、难点 1. 认识三角铁和铃鼓,能分二声部为歌曲伴奏。 2. 能用正确的姿势演奏。 四、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歌曲,叫什么?一起唱一唱。 教师播放《好朋友》音频,学生跟音乐背唱歌曲。 教师:唱得很好,咱们用拍手的方式使歌曲显得更有活力,那还可以用什么方法使歌曲更充满热情呢? 学生回答。 教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几种新的打击乐器,咱们用这些打击乐器来为歌曲伴奏吧。 (二)认识三角铁、铃鼓。 “捉迷藏”一 学生分别说出两种乐器名字。 教师总结,说出正确名称“三角铁”“铃鼓”。 学生复述乐器名称。 教师拿乐器实物,请学生观察实物,找出乐器特征,为学生做介绍。 学生认真听教师介绍并观察乐器实物。 (三)演奏乐器 “捉迷藏”二 教师演示三角铁、铃鼓。 请学生分组拿乐器讨论演奏方法。 学生讨论后分组汇报。 教师总结: 1. 三角铁在演奏时缺口放在下方,手不能直接握住三角铁,否则声音不清脆悦耳。可以用金属棒直接敲击,也可以将金属棒放在三角铁环内转动“滚奏”。 2. 铃鼓可以要用手指肚去迎面敲击,也可以晃动钹片发声。 教师演示三角铁、铃鼓。 请个别学生拿铃鼓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演唱歌曲并徒手伴奏。 教师评价总结,刚才伴奏的学生将乐器交给旁边同学再次为歌曲伴奏。 (四)多声部伴奏 用三角铁、铃鼓。 例: 要求:请你为节奏谱选择乐器。 学生讨论为节奏谱配乐器。 教师总结:三角铁可以演奏出长音,用第一个节奏谱最适合;剩下的留给铃鼓。 “捉迷藏”三 学生分组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师评价,让学生分组练习,交换乐器和节奏型练习。 学生分组练习演奏。 (五)课堂小结 汇报演出,教师播放歌曲,学生分组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没有乐器的学生徒手伴奏,个别同学做动作演唱歌曲。 同学们的演出让歌曲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了,这些小乐器也功不可没,请不要忘了它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